循环流化床锅炉焦炭颗粒燃烧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我国的能源结构与节能潜力 | 第10-11页 |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影响流化床中焦炭燃烧的主要因素 | 第16-26页 |
·流化床中焦炭颗粒的燃烧机理 | 第16-20页 |
·流化床中煤粒的燃烧 | 第16页 |
·焦炭粒子的燃烧 | 第16-18页 |
·循环流化床焦炭燃烧机理 | 第18-20页 |
·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的形成 | 第20-22页 |
·煤中显微组分对燃烧的影响 | 第22-23页 |
·焦炭孔隙结构的演变及其分形表征 | 第23-24页 |
·影响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焦炭颗粒燃烧的分形模型 | 第26-38页 |
·分形理论及分形维数 | 第26-28页 |
·分形科学及在燃烧中的应用 | 第26页 |
·分形维数的计算 | 第26-28页 |
·积木分形通用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减小型分形模型 | 第28-29页 |
·增加型分形模型 | 第29-31页 |
·模型参数对孔隙结构及燃烧的影响 | 第31-37页 |
·分形维数与m和n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比表面积与观测尺度的关系 | 第32-35页 |
·模型参数在燃烧过程中的意义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焦炭颗粒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8-52页 |
·实验方案 | 第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扫描电镜 | 第39页 |
·压汞仪 | 第39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研究目的 | 第39-40页 |
·研究内容 | 第4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飞灰特性测试 | 第41-42页 |
·飞灰的微观形貌 | 第42-43页 |
·微孔结构参数 | 第43-46页 |
·分形维数计算及分析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52-70页 |
·实验方案 | 第53页 |
·热工实验 | 第53-57页 |
·燃料成分分析 | 第53-54页 |
·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 | 第54-55页 |
·飞灰及灰渣可燃物分析 | 第55-56页 |
·锅炉效率的确定 | 第56-57页 |
·飞灰特性分析 | 第57-68页 |
·扫描电镜分析及飞灰的典型SEM图 | 第57-61页 |
·压汞分析及孔隙特性 | 第61-65页 |
·分形特征描述 | 第65-68页 |
·锅炉运行问题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0-73页 |
·研究总结 | 第70-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