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不当得利返还制度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不当得利返还制度的概述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创设原理 | 第11-14页 |
|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二、创设原理:衡平理念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不当得利之类型 | 第14-16页 |
| 一、给付不当得利 | 第14-15页 |
|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 第15-16页 |
| 第三节 不当得利之构成要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不当得利返还之因果关系理论 | 第18-24页 |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立法及理论 | 第18-22页 |
| 一、国外相关立法及理论 | 第18-20页 |
| 二、我国相关学说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我国应采直接因果关系说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不当得利之返还范围 | 第24-32页 |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立法及学说 | 第24-28页 |
| 一、国外相关立法例 | 第24-27页 |
| 二、国内相关立法及学说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善意恶意的判断标准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对返还范围中的两个问题的看法 | 第29-32页 |
| 一、对“不当利益”的界定 | 第29-30页 |
| 二、对“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的理解 | 第30-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