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预期违约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页
第一章 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第9-27页
 第一节 预期违约制度概述第9-11页
  一、预期违约制度的命名第9页
  二、预期违约制度的源起第9-11页
 第二节 预期违约制度的类型划分与主要内容第11-22页
  一、国内学术界对预期违约类型的认识误区第11-13页
  二、预期拒绝履行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第13-18页
  三、预期不能履行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第18-22页
 第三节 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第22-27页
  一、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二、预期违约责任和实际违约责任的区别第24-26页
  三、预期违约制度的价值分析第26-27页
第二章 大陆法系的相关制度第27-35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拒绝履行制度第27-30页
  一、新债法施行前的德国法对预期拒绝履行所涉问题的解决办法第27-28页
  二、德国新债法关于预期拒绝履行制度的规定第28-30页
  三、大陆法系的拒绝履行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预期拒绝履行制度之比较第30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第30-35页
  一、大陆法系传统不安抗辩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二、德国新债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发展第31-32页
  三、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预期不能履行制度之比较第32-35页
第三章 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及其完善第35-44页
 第一节 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分析第35-38页
  一、《合同法》上的预期拒绝履行制度第35-36页
  二、我国《合同法》对传统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扩张第36-37页
  三、我国《合同法》是否规定了预期不能履行第37-38页
  四、小结第38页
 第二节 《合同法》相关规定的不足第38-41页
  一、我国《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规定的不足第38-39页
  二、我国《合同法》对预期拒绝履行制度规定的不足第39-41页
 第三节 完善两项制度的建议第41-44页
  一、进一步完善不安抗辩权制度第41页
  二、进一步完善预期拒绝履行制度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信业移动客户流失预测C-N模型研究
下一篇:半导体企业产能规划过程的不确定度、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