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光学天线热分析及末敏弹整流罩气动加热变形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概述 | 第10页 |
·航天器空间热环境 | 第10-11页 |
·温度梯度对航天器的不利影响 | 第11-12页 |
·国内外对热分析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国外热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空间热环境下温度计算 | 第16-27页 |
·真空热平衡关系 | 第16-17页 |
·真空太阳辐射计算 | 第17-23页 |
·太阳辐照度 | 第17-18页 |
·太阳赤纬角 | 第18-19页 |
·时差 | 第19-20页 |
·辐射量的计算 | 第20-21页 |
·斜面辐射量的计算 | 第21-22页 |
·太阳辐射外热流的计算 | 第22-23页 |
·地球红外加热外热流的计算 | 第23-25页 |
·地球反照外热流的计算 | 第25页 |
·结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反射镜变形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27-29页 |
·平面问题 | 第29-30页 |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表示 | 第30-31页 |
·空间轴对称问题 | 第31-32页 |
·热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32-34页 |
·轴对称问题的热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34-35页 |
·压圈固定镜体的热应力计算 | 第35-38页 |
·镜体轴向变形的近似求解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空间热环境下反射镜热变形有限元仿真 | 第39-59页 |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与有限元简介 | 第39-43页 |
·CAE 软件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 第40页 |
·ANSYS简介 | 第40-43页 |
·反射镜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在轨运行阶段的天线镜面热变形有限元仿真 | 第45-55页 |
·压圈固定方式夹持力关系有限元仿真 | 第47-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瞬态仿真分析 | 第55-59页 |
第五章 末敏弹气动摩擦加热基本理论 | 第59-84页 |
·末敏弹研究概况 | 第59-65页 |
·末敏弹出现的历史背景 | 第59页 |
·末敏弹的作用原理 | 第59-60页 |
·国外末敏弹的发展现状 | 第60-64页 |
·国内末敏弹研究概况 | 第64-65页 |
·气动加热概念 | 第65页 |
·研究气动加热及其热响应的重要性 | 第65-66页 |
·弹头流场特性 | 第66-67页 |
·流场分析对气动加热的意义 | 第66-67页 |
·高超音速流场分析 | 第67页 |
·边界层理论 | 第67-70页 |
·边界层的定义及基本类型 | 第67-68页 |
·几种边界层的不同状态及摩擦阻力 | 第68-69页 |
·雷诺数 | 第69-70页 |
·弹头表面压力的计算 | 第70-72页 |
·球形弹头表面压力计算 | 第70-72页 |
·锥体表面压力计算 | 第72页 |
·弹头激波形状的确定 | 第72-77页 |
·激波高度 | 第73-74页 |
·激波角 | 第74-75页 |
·正激波关系式 | 第75-77页 |
·边界层对激波形状的影响 | 第77-78页 |
·高温空气的物性参数 | 第78-79页 |
·熵关系式 | 第78页 |
·焓关系式 | 第78-79页 |
·密度关系式 | 第79页 |
·温度关系式 | 第79页 |
·气动加热计算 | 第79-82页 |
·壁焓与总焓 | 第79-80页 |
·热流密度 | 第80-82页 |
·驻点温度和恢复温度 | 第82页 |
·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整流罩气动加热变形仿真 | 第84-94页 |
·半球形整流罩仿真 | 第84-86页 |
·圆顶锥形整流罩气动加热仿真 | 第86-93页 |
·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