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上海现行公务用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4-29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公务用车制度规定 | 第14-17页 |
一、享受公车的主体有明确规定 | 第14-15页 |
二、公务用车的管理规定 | 第15-16页 |
三、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公务用车的现状 | 第17-21页 |
一、公务用车的总量概况 | 第17-18页 |
二、公务用车费用财政成本测算 | 第18-20页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公务用车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一、公务人员的“经济人”行为取向 | 第21-22页 |
二、公共财政资金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三、缺乏外部有力的监督机制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 第24-29页 |
一、上海加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24-25页 |
二、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 第25-26页 |
三、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的需要 | 第26-27页 |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国外的公务用车制度和国内的公车改革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9-40页 |
第一节 部分国家公务用车制度简述 | 第29-33页 |
一、公务车辆统一购置 | 第29-30页 |
二、严格界定公车的配备 | 第30-31页 |
三、严格控制公车私用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国内部分城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改革模式 | 第33-37页 |
一、公车服务市场化模式 | 第34-35页 |
二、公车分配货币化模式 | 第35-37页 |
三、公车管理规范化模式 | 第37页 |
第三节 对上海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借鉴 | 第37-40页 |
一、公车服务市场化模式对上海的借鉴 | 第37-38页 |
二、公车分配货币化模式对上海的借鉴 | 第38-39页 |
三、公车管理规范化模式对上海的借鉴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探索 | 第40-46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公务用车改革探索的基本情况 | 第40-42页 |
一、通过规范编制管理严控公务用车的购置更新 | 第40页 |
二、通过建立规章加强公务用车的监督管理 | 第40-41页 |
三、结合机关后勤改革探索积累公务用车的改革经验 | 第41页 |
四、积极推进部分区县改革试点 | 第41-42页 |
第二节 闵行区和普陀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探索 | 第42-44页 |
一、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 第42页 |
二、明确参改范围和对象 | 第42页 |
三、注重改革方案的灵活性和渐进性 | 第42-43页 |
四、改革初见成效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第44-46页 |
一、参改单位的界定以及补贴构成和标准缺乏适当规范 | 第44页 |
二、出现突击修车、突击购车现象,原有公车处置方式存在一定缺陷 | 第44-45页 |
三、部分行政事业编制司勤人员的安置比较困难 | 第45页 |
四、派生出新的其他问题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议 | 第46-55页 |
第一节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46-48页 |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 第46-47页 |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47页 |
三、改革的总体设想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公务用车改革模式设计 | 第48-50页 |
一、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思路 | 第48-49页 |
二、财务独立的处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思路 | 第49页 |
三、乡镇(街道)公务用车改革思路 | 第49-50页 |
四、市级机关内设处级机构公务用车改革思路 | 第50页 |
第三节 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50-55页 |
一、加强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 第51页 |
二、成立工作班子,扩大试点范围 | 第51-52页 |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 | 第52-53页 |
四、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立法监督的作用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