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页 |
·车辆─桥梁耦合系统振动 | 第10-19页 |
·车桥耦合动力问题的历史回顾 | 第10-16页 |
·车桥耦合动力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16-19页 |
·车辆曲线通过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20-22页 |
第2章 车桥耦合系统的计算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 | 第22-48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2-23页 |
·整体坐标系 | 第22页 |
·局部坐标系 | 第22页 |
·移动坐标系 | 第22-23页 |
·桥梁模型及桥梁动力方程的建立 | 第23-24页 |
·桥梁模型 | 第23页 |
·桥梁动力方程的建立 | 第23-24页 |
·客车模型及车辆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24-31页 |
·客车模型 | 第24-27页 |
·车辆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27-31页 |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 第31-37页 |
·Hertz接触理论 | 第31-32页 |
·蠕滑率的计算 | 第32-35页 |
·蠕滑力的计算 | 第35-37页 |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第37-40页 |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模拟 | 第37页 |
·等效踏面斜度、重力刚度和重力角刚度 | 第37-40页 |
·轨道不平顺 | 第40-42页 |
·轨道不平顺的几何描述 | 第40-41页 |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 第41-42页 |
·轨道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关系 | 第42-44页 |
·轨道与轮对的竖向相互关系 | 第42页 |
·轨道与轮对的横向相互关系 | 第42-43页 |
·轨道速度不平顺、加速度不平顺在车桥耦合分析中的数值实现方法 | 第43-44页 |
·位移联系方程 | 第44-45页 |
·车桥间的作用力 | 第45-46页 |
·Hermite插值原理 | 第46-47页 |
·车桥耦合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47-48页 |
第3章 曲线钢桁梁桥静力和动力特性 | 第48-52页 |
·曲线梁桥的研究现状 | 第48-50页 |
·钢桁梁桥的研究现状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曲线钢桁梁桥的车桥耦合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76页 |
·移动荷载曲线通过直线桥时,桥梁的动力响应 | 第52-55页 |
·纯滚线 | 第52-53页 |
·曲线桥梁钢轨的布置 | 第53-54页 |
·桥梁动力响应 | 第54-55页 |
·车辆曲线通过时的动力响应 | 第55-68页 |
·线路超高及增减载 | 第55-57页 |
·最小曲线半径 | 第57-58页 |
·轨距加宽 | 第58页 |
·MSC.ADAMS/Rail的车辆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 | 第58-61页 |
·MSC.ADAMS/Rail的车辆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 | 第61-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曲线钢桁梁桥车桥耦合的动力分析 | 第68-76页 |
·桥梁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计算参数和计算工况 | 第69-70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第5章 位移冲击系数与弯矩冲击系数 | 第76-88页 |
·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76-77页 |
·位移冲击系数与弯矩冲击系数的大小关系 | 第77-85页 |
·简谐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位移和弯矩冲击系数计算公式 | 第77-80页 |
·影响两种冲击系数大小的因素 | 第80-83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2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 A 车辆刚度、阻尼、质量矩阵元素 | 第96-98页 |
附录 B MSC.ADAMS/Rail Manchester Passenger车辆参数 | 第98-10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