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9-1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政府危机管理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危机管理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危机管理的内涵 | 第13-14页 |
·国内外对危机管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政府危机管理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信息技术在政府危机管理中运用研究回顾 | 第16-18页 |
·国内外对于政府组织绩效评测的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基于信息化的政府危机管理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共享 | 第20-22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20-21页 |
·信息共享 | 第21-22页 |
·系统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电子政务理论 | 第23-24页 |
·信息采纳理论 | 第24-29页 |
·信息采纳的涵义 | 第24-25页 |
·IT 成熟度与IT 运用能力层次 | 第25-27页 |
·IT 能力与IT 优势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危机管理模式构建 | 第29-53页 |
·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 | 第29-38页 |
·公共危机预警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构成 | 第30-32页 |
·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建立 | 第32-33页 |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灾害预测 | 第33-38页 |
·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架构和事故救援体系的建立 | 第38-43页 |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组织架构 | 第38-40页 |
·信息化背景下事故救援体系的建立 | 第40-43页 |
·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危机恢复管理和培训机制建立 | 第43-47页 |
·公共危机恢复管理和人员培训的涵义 | 第43-44页 |
·通过组织的学习来构筑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能力 | 第44-45页 |
·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危机恢复管理和人员培训机制的建立 | 第45-47页 |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工作流的政府危机管理模式 | 第47-53页 |
·AW 基本工作流 | 第47-48页 |
·政府危机管理基本工作流构建 | 第48-50页 |
·基于工作流的政府危机管理模式构建 | 第50-51页 |
·基于工作流的政府危机管理模式的优点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政府危机管理模式绩效评测 | 第53-63页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政府危机管理绩效评测指标体系构建 | 第53-57页 |
·平衡记分卡简介 | 第53-55页 |
·政府危机管理模式绩效评测指标体系设计 | 第55-57页 |
·基于AHP 一多层次模糊综合评测的政府危机管理模式评测模型 | 第57-63页 |
·AHP 法确定政府危机管理模式绩效评测指标体系权重 | 第57-59页 |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政府危机管理模式绩效评测模型 | 第59-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1:2000 年-2004 年成都市火灾起火概率等级预测表 | 第69-71页 |
附录2:问卷调查表 | 第71-73页 |
附录3:运用AHP 确定指标权重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