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区水体黑臭主要影响因子及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7页 |
·水资源危机 | 第13页 |
·水体污染与黑臭 | 第13-17页 |
·水体污染现状 | 第13-15页 |
·水体黑臭 | 第15页 |
·水体主要污染源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市污水处理与黑臭水体治理方法概述 | 第18-36页 |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 第18-25页 |
·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 第18-19页 |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 第19-25页 |
·物理法 | 第19-20页 |
·化学法 | 第20页 |
·生物法 | 第20-25页 |
·生物法类型 | 第21-22页 |
·常用生物法简介 | 第22-24页 |
·生物修复技术 | 第24-25页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 第25-36页 |
·水体黑臭的指标与评价 | 第25-28页 |
·城市黑臭水体的类型 | 第28-29页 |
·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 第29-36页 |
·截污清淤 | 第29-30页 |
·调水 | 第30页 |
·曝气充氧技术 | 第30页 |
·微生物技术 | 第30-31页 |
·复合酶技术 | 第31页 |
·生态浮床技术 | 第31-32页 |
·沉水植被恢复技术 | 第32页 |
·生态护坡技术 | 第32-33页 |
·人工湿地技术和恢复水生食物链技术 | 第33页 |
·底泥生物处理技术 | 第33-34页 |
·组合生物技术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上海城区若干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析比较 | 第36-73页 |
第一节 背景资料 | 第36-38页 |
·上海市概况 | 第36-37页 |
·地域 | 第36页 |
·气候 | 第36-37页 |
·水文 | 第37页 |
·研究背景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样点的设置 | 第38页 |
·采样时间与频次 | 第38页 |
·调查项目与方法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9-73页 |
·水质指标与相关分析 | 第39-59页 |
·曹杨环浜 | 第40-42页 |
·漕溪河 | 第42-44页 |
·老段浦 | 第44-47页 |
·曹家宅 | 第47-49页 |
·施北界 | 第49-51页 |
·绥宁河 | 第51-52页 |
·唐浜 | 第52-55页 |
·许渔河 | 第55-57页 |
·薛家浦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水体黑臭的主要影响因子 | 第59-63页 |
·水质指标的PCA 分析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63页 |
·根据国家地表水标准评价水质 | 第63-65页 |
·水质趋势及黑臭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 第65-67页 |
·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分析结果 | 第66-67页 |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经济(性价比)评价 | 第67-71页 |
·上海城区7 条黑臭河道治理工程概况 | 第67-70页 |
·许渔河 | 第67-68页 |
·绥宁河支流 | 第68页 |
·陆家浜 | 第68页 |
·宝山区长浜 | 第68页 |
·老段浦 | 第68-69页 |
·向阳河 | 第69页 |
·小浜河、西浜河 | 第69-70页 |
·技术经济评价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