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从完善《公司法》第183条的视角展开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文献综述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概述第12-18页
 一、公司解散的概念和种类第12-13页
  (一) 公司解散的概念第12页
  (二) 公司解散的种类第12页
  (三) 我国对公司解散的规定第12-13页
 二、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和特征分析第13-18页
  (一) 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和制度演变第13-15页
  (二) 公司司法解散的特征第15-18页
第二部分 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第18-25页
 一、股东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第18-20页
  (一) 股东期待利益落空第18-19页
  (二) 维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第19-20页
  (三) 促进大股东履行信义义务,增加小股东谈判砝码第20页
 二、公司自治偏离的救济第20-22页
  (一) 大股东控制取代公司自治第21页
  (二) 僵局的打破第21-22页
 三、司法强制对公司自治的适度介入第22-25页
第三部分 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及其借鉴第25-34页
 一、司法解散的法定事由第25-27页
 二、诉讼当事人及管辖第27-29页
 三、恶意解散诉讼的防止第29页
 四、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第29-31页
 五、诉讼期间公司财产的保全和确保营业的维持第31-32页
 六、相关立法经验的借鉴第32-34页
第四部分 我国有限责任司法解散制度的具体建构和完善第34-53页
 一、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二、我国立法及司法中应坚持的原则第35-36页
  (一) 尊重公司的自治第35页
  (二) 合理确定司法介入的限度,坚持公司维持优先原则第35-36页
  (三) 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第36页
 三、公司司法解散之诉的性质第36-37页
 四、法定事由和前置程序第37-40页
  (一) 司法解散法定事由第37-39页
  (二) 内部救济前置程序第39-40页
 五、诉讼当事人及诉讼管辖第40-46页
  (一) 原告第40-43页
  (二) 被告的确定第43-44页
  (三) 其他股东的诉讼地位第44-45页
  (四) 诉讼管辖第45-46页
 六、法院的审理第46-48页
  (一) 法院的态度第46页
  (二) 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第46-47页
  (三) 举证责任问题第47-48页
 七、其他替代救济方式在审判中的采用第48-49页
 八、恶意诉讼的预防机制第49-50页
 九、诉讼过程中的保全与营业维持第50-51页
 十、判决及清算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公司物流中心设施规划与运作管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