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6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概述 | 第12-13页 |
·作用机理 | 第12页 |
·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乙丙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 | 第13-14页 |
·发展状况 | 第13页 |
·分子结构 | 第13页 |
·分子结构与作用性能的关系 | 第13-14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分析方法 | 第14-20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定性分析 | 第14-15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途和外观 | 第14-15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燃烧试验 | 第15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性试验 | 第15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软化点或熔点试验 | 第15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 第15-16页 |
·溶解沉淀法 | 第16页 |
·萃取法 | 第16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级 | 第16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16-17页 |
·核磁共振光谱法 | 第17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17-18页 |
·裂解气相色谱法 | 第18页 |
·化学降解法 | 第18页 |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 第18-20页 |
·凝胶渗透色谱法 | 第18-19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19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19-20页 |
·核磁共振光谱法 | 第20页 |
·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析 | 第20-24页 |
·乙丙共聚物分子中碳原子的命名规则 | 第20-21页 |
·乙丙共聚物的~(13)C-NMR分析 | 第21-23页 |
·乙丙共聚物的~1H-NMR分析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综合分析 | 第26-44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初步实验 | 第26-27页 |
·溶解性实验 | 第26页 |
·熔程实验 | 第26-27页 |
·燃烧实验 | 第27页 |
·样品的纯化 | 第27页 |
·样品的综合分析 | 第27-28页 |
·凝胶渗透色谱法 | 第27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27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27页 |
·核磁共振光谱法 | 第27页 |
·热重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3页 |
·初步实验 | 第28-30页 |
·样品的纯化 | 第30-31页 |
·FTIR分析 | 第31-34页 |
·第Ⅰ类样品的FTIR分析 | 第31-32页 |
·第Ⅱ类样品的FTIR分析 | 第32-34页 |
·UV分析 | 第34-35页 |
·GPC分析 | 第35-37页 |
·TG分析 | 第37-38页 |
·~1H-NMR分析 | 第38-41页 |
·第Ⅰ类样品的~1H-NMR分析 | 第38-40页 |
·11#样品的~1H-NMR分析 | 第40-41页 |
·~1H-NMR和GPC联用确定样品的链节比 | 第41-43页 |
·第Ⅰ类样品的链节比 | 第41-42页 |
·11#样品的链节比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乙丙共聚物的NMR研究 | 第44-57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4页 |
·NMR测试条件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13)C-NMR分析 | 第45-49页 |
·~(13)C-NMR归属 | 第45-46页 |
·反转门控去偶~(13)C-NMR和宽带去偶~(13)C-NMR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9页 |
·~1H-NMR分析 | 第49-53页 |
·变温NMR分析 | 第53-54页 |
·链节比的计算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乙丙共聚物序列结构的综合分析 | 第57-70页 |
·实验部分 | 第5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7页 |
·测试条件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9页 |
·FTIR表征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 | 第57-59页 |
·1#、5#、9#样品亚甲基平面摇摆振动区的FTIR分析 | 第58-59页 |
·11#样品亚甲基平面摇摆振动区的FTIR分析 | 第59页 |
·~(13)C-NMR表征乙丙共聚物的序列结构 | 第59-69页 |
·乙丙共聚物的~(13)C-NMR自身相关性分析 | 第61-63页 |
·乙丙共聚物—聚苯乙烯共混物的~(13)C-NMR自身相关性分析 | 第63-66页 |
·四种样品的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乙丙共聚物序列结构分布的计算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3页 |
·本实验的结论 | 第70页 |
·本实验的难点 | 第70-71页 |
·本实验的创新点 | 第71-73页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