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一、前言 | 第8-19页 |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3页 |
| (二) 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二、陇南本土文化与校本课程资源 | 第19-27页 |
| (一) 文化及陇南本土文化 | 第19-21页 |
| (二) 校本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 第21-27页 |
| 三、陇南本土文化中可利用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分类 | 第27-35页 |
| (一) 名胜遗址 | 第27-30页 |
| (二) 文人墨客 | 第30-32页 |
| (三) 方言小区 | 第32页 |
| (四) 民间传说 | 第32-35页 |
| 四、确立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目的与意义 | 第35-39页 |
| (一) 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目的 | 第35-36页 |
| (二) 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意义 | 第36-39页 |
| 五、对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筛选与厘定 | 第39-44页 |
| (一) 对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 第39-41页 |
| (二) 对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厘定 | 第41页 |
| (三) 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分析 | 第41-44页 |
| 六、陇南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课程化 | 第44-53页 |
| (一) 陇南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课程化 | 第44-48页 |
| (二) 陇南本土文化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 第48-51页 |
| (二) 陇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方式举隅 | 第51-53页 |
| 七、结束语 | 第53-56页 |
| (一) 主要观点和结论辑要 | 第53-54页 |
| (二) 期望:实践共同体的形成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