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37页 |
·论文写作的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28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25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5-2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 | 第28-34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30-3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34-3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37-68页 |
·预测理论 | 第37-39页 |
·面向复杂系统问题集成建模理论 | 第39-46页 |
·问题和模型 | 第39-40页 |
·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 第40-45页 |
·集成建模方法 | 第45-46页 |
·定性仿真理论 | 第46-62页 |
·定性知识和信息的表达问题 | 第46-49页 |
·定性仿真的概述 | 第49-52页 |
·QSIM定性仿真理论 | 第52-62页 |
·多信息与多方法的综合集成方法理论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3章 面向复杂系统的宏观经济预测集成建模方法研究 | 第68-88页 |
·宏观经济预测建模的复杂性 | 第68-72页 |
·宏观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 第68-71页 |
·宏观经济的可预测性 | 第71-72页 |
·基于复杂系统集成建模理论建立动态模型空间 | 第72-81页 |
·建模方法属性空间 | 第72-77页 |
·模型空间和建模过程 | 第77-79页 |
·建立动态模型空间 | 第79-81页 |
·在动态模型空间中建立集成模型 | 第81-87页 |
·集成模型的概念 | 第82-85页 |
·集成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4章 定性知识和信息的表达方法 | 第88-120页 |
·模型的因果序关系 | 第88-101页 |
·因果序分析方法 | 第90-93页 |
·一个宏观经济定性模型的因果序分析 | 第93-101页 |
·符号空间的代数性质和定性推理 | 第101-107页 |
·模糊数学 | 第107-114页 |
·模糊集合及隶属度 | 第107-109页 |
·模糊集合的运算法则 | 第109页 |
·模糊量与精确量的转换 | 第109-114页 |
·定性定量混合空间 | 第114-119页 |
·区间代数 | 第115-117页 |
·模糊数空间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5章 改进的定性仿真算法 | 第120-137页 |
·基于因果序约束的改进QSIM算法 | 第120-126页 |
·QSIM算法与因果序关系约束和目标搜索 | 第121-122页 |
·因果序约束定义和目标状态 | 第122-124页 |
·QSIM算法的改进 | 第124-126页 |
·模糊仿真算法FQSIM | 第126-136页 |
·FQSIM算法的模糊定性值表示 | 第126-128页 |
·FQSIM算法的模糊关系约束 | 第128-129页 |
·FQSIM算法的状态转移机制 | 第129-131页 |
·FQSIM算法的过滤机制 | 第131-135页 |
·FQSIM算法的特点 | 第135-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6章 宏观经济预测系统的集成模型建模和定性仿真实证研究 | 第137-170页 |
·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波动预测集成模型 | 第137-144页 |
·宏观模型和微观优化模型的集成模型 | 第144-157页 |
·宏观模型和微观优化模型 | 第144-148页 |
·宏观模型和微观优化模型的集成模型研究 | 第148-157页 |
·增长模型和波动模型的集成模型 | 第157-160页 |
·集成模型的定性仿真 | 第160-168页 |
·集成模型的定性仿真的功能框架 | 第160-164页 |
·定性仿真算法举例 | 第164-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结论 | 第170-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86-187页 |
致谢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