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15页 |
第一章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的简要反思——兼及法治概念的讨论 | 第15-47页 |
一、法治理论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 第15-26页 |
二、作为分析工具的法治概念 | 第26-32页 |
三、政府推进型法治实践及其难题 | 第32-47页 |
第二章 国家、个体抑或社会——现代法治的动力基础分析 | 第47-92页 |
一、现代法治观的方法论基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 | 第47-69页 |
二、渐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西方法治实践与理论的两条路径 | 第69-83页 |
三、“全球结社革命”的兴起及其启示 | 第83-92页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与法治的社会基础 | 第92-121页 |
一、第三部门理论与非政府组织 | 第92-102页 |
二、非政府组织——法治的社会之维 | 第102-121页 |
第四章 非政府组织的法治功能分析 | 第121-175页 |
一、代议制立法与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参与功能 | 第121-140页 |
二、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秩序的自我型构 | 第140-158页 |
三、非政府组织与国家权力的制约 | 第158-175页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与法治的公益向度 | 第175-201页 |
一、社会公共利益——现代法治的应有价值目标 | 第175-185页 |
二、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 第185-201页 |
余论 | 第201-215页 |
一、补充研究:非政府组织的负面社会功能 | 第201-210页 |
二、超越渐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社会法治的滥觞 | 第210-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227-228页 |
论文摘要 | 第228-232页 |
ABSTRACT | 第232-239页 |
后 记 | 第239-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