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的植物三维重建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植物场景图像预处理及三维建模技术 | 第15-29页 |
·机器视觉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植物场景图像预处理 | 第16-21页 |
·图像噪声去除 | 第16-17页 |
·图像特征提取及色彩统计 | 第17-18页 |
·图像的边缘检测 | 第18-20页 |
·图像分割技术 | 第20-21页 |
·三维建模技术 | 第21-26页 |
·摄像机标定技术 | 第21-23页 |
·图像识别技术 | 第23-25页 |
·三维建模技术 | 第25-26页 |
·植物场景三维重建系统的实现 | 第26-28页 |
·硬件构成 | 第26-27页 |
·软件构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植物构件特征及应用 | 第29-38页 |
·植物的茎 | 第29-31页 |
·植物茎的形态 | 第29页 |
·植物茎的类型 | 第29-30页 |
·茎的分枝方式 | 第30-31页 |
·茎的植物学特征在建模中的应用 | 第31页 |
·植物的叶 | 第31-34页 |
·植物的叶及叶片的构成 | 第31页 |
·植物的叶的类型 | 第31-33页 |
·叶序 | 第33页 |
·叶的植物特征在建模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植物的果实 | 第34-35页 |
·果实的形态类型 | 第34页 |
·果实形态特征在建模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植物的花 | 第35-37页 |
·花的组成及形态特点 | 第35页 |
·花序 | 第35-36页 |
·花的形态特征在建模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植物场景构件模型的建立 | 第38-58页 |
·叶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叶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叶基本模型空间形态的控制 | 第40-42页 |
·叶基本模型空间位置的控制 | 第42页 |
·色彩及纹理的控制 | 第42-43页 |
·叶模型的数据结构及控制界面 | 第43-44页 |
·茎模型的建立 | 第44-49页 |
·茎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茎基本模型空间形态的控制 | 第46-47页 |
·茎基本模型空间位置的控制 | 第47-48页 |
·茎的色彩及纹理的控制 | 第48页 |
·茎模型的数据结构及控制界面 | 第48-49页 |
·果实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果实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果实基本模型空间形态和位置控制 | 第50-51页 |
·果实的色彩的控制 | 第51页 |
·果实模型的数据结构及控制界面 | 第51-52页 |
·花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花模型的选择 | 第52-53页 |
·花模型的空间形态和空间位置的控制 | 第53页 |
·花序轴的确定 | 第53页 |
·花模型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界面 | 第53-54页 |
·辅助构件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辅助构件基本模型的建立 | 第54页 |
·辅助构件的数据结构 | 第54-55页 |
·构件模型库的建立 | 第55-57页 |
·模型库系统参数 | 第55-56页 |
·模型的定义,载入与存储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植物场景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8-69页 |
·摄像机参数的确定及坐标系的确定 | 第58-59页 |
·三维重建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59-60页 |
·构件优先处理顺序 | 第59页 |
·算法优先处理顺序 | 第59-60页 |
·构件特性优先处理顺序 | 第60页 |
·场景构件参数的确定 | 第60-64页 |
·左右眼图像的匹配 | 第60-61页 |
·场景构件的识别 | 第61-62页 |
·构件特征点的选择 | 第62-63页 |
·构件参数的获取 | 第63-64页 |
·单场景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场景构件模型的堆积 | 第64-65页 |
·构件的连接 | 第65页 |
·多构件场景的建立 | 第65页 |
·多场景三维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第69-71页 |
·研究总结 | 第69页 |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