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刑事法律思想的现代性
| 中文提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序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7页 |
| 第一节 沈家本与清末修律 | 第8-14页 |
| 一 沈家本及其法律思想简介 | 第8-11页 |
| 二 清末刑律的修订 | 第11-14页 |
| 第二节 礼法之争 | 第14-17页 |
| 一 礼法之争的内容 | 第14-15页 |
| 二 礼法之争的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沈家本刑事立法思想的现代性 | 第17-28页 |
| 第一节 刑法中的人权思想 | 第17-22页 |
| 一 删除严刑峻罚 | 第17-19页 |
| 二 减少死刑条款 | 第19-20页 |
| 三 构建现代刑罚体系 | 第20-21页 |
| 四 改革行刑旧制 | 第21-22页 |
| 五 禁止刑讯 | 第22页 |
| 第二节 刑法面前的平等思想 | 第22-25页 |
| 一 统一法制 | 第22-23页 |
| 二 官民平等 | 第23-24页 |
| 三 民族平等 | 第24-25页 |
| 四 民民平等 | 第25页 |
| 第三节 罪刑法定思想 | 第25-28页 |
| 一 废除比附断案 | 第26-27页 |
| 二 法不溯及既往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沈家本刑事司法思想的现代性 | 第28-37页 |
| 第一节 司法独立思想 | 第28-30页 |
| 一 司法独立的世界潮流 | 第28-29页 |
| 二 司法独立合于古法 | 第29页 |
| 三 司法“尤贵有人”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定罪量刑思想 | 第30-34页 |
| 一 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30-31页 |
| 二 未遂犯在法典中的定位 | 第31-32页 |
| 三 过失共犯的确认 | 第32页 |
| 四 刑罚的个别化 | 第32-33页 |
| 五 未成年犯的感化教育 | 第33页 |
| 六 缓刑制度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行刑思想 | 第34-37页 |
| 一 假释制度的诠释 | 第34-35页 |
| 二 监狱制度的改良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41页 |
| 一 沈家本刑事法律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37-39页 |
| 二 沈家本刑事法律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39-4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