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 | 第11-21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3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产生的必然性 | 第11-12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阶段 | 第12-13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历史作用 | 第13-18页 |
·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在苏南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 第13-17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 | 第17-18页 |
·对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历史作用不同观点的评价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演变 | 第21-34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过体制上的弊病 | 第21-22页 |
·苏南农村集体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中两种对立的思路 | 第22-25页 |
·一种思路:放弃集体所有制的私有化改革 | 第22-23页 |
·另一种思路:坚持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改革 | 第23-25页 |
·两种思路导致两种后果 | 第25-32页 |
·私有化的后果为新农村建设设置障碍 | 第25-30页 |
·积极扬弃旧体制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 第30-32页 |
·对演变后果的评价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苏南新农村建设需要重新振兴集体工业经济 | 第34-41页 |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看集体工业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 第34-36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第34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第34-35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形式 | 第35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容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 第35-36页 |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看集体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36-38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 第36-37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 | 第37页 |
·集体工业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 第37-38页 |
·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比较看集体工业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苏南振兴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探索 | 第41-52页 |
·苏南地区振兴农村集体工业经济的可能性 | 第41-44页 |
·从理论上证明,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 | 第41-42页 |
·从实践上证明,一批新型集体经济做出了榜样 | 第42-43页 |
·从全局的角度看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工业经济 | 第43-44页 |
·重要的是振兴集体产业资本 | 第44-46页 |
·深化集体产业资本管理体制的三个重要环节 | 第46-48页 |
·主体明确 | 第46-47页 |
·政资分开 | 第47-48页 |
·经营者选择 | 第48页 |
·配套进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第48-49页 |
·坚持农村集体工业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第49-52页 |
·合作制 | 第49-50页 |
·基金所有制 | 第50页 |
·混合所有制 | 第50-51页 |
·股份合作制 | 第51-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