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鄱阳湖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洪水灾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研究区内主要防洪措施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洪水灾害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19-31页 |
| ·洪水灾害及其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19-28页 |
| ·GIS在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 ·GIS基本功能 | 第28-29页 |
| ·GIS在洪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鄱阳湖地区概况及风险识别 | 第31-43页 |
| ·鄱阳湖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第31-32页 |
| ·鄱阳湖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 | 第32-35页 |
| ·鄱阳湖区历史洪灾及成因 | 第35-37页 |
| ·鄱阳湖地区的防洪设施 | 第37-39页 |
| ·鄱阳湖退田还湖工程 | 第39-40页 |
| ·鄱阳湖地区的洪灾风险识别 | 第40-43页 |
| 第四章 鄱阳湖区洪灾风险评价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43-58页 |
| ·评价路线 | 第43-44页 |
| ·软件环境 | 第44-45页 |
| ·GIS辅助下的数据分析 | 第45-53页 |
| ·空间分析方法 | 第45-48页 |
| ·洪灾影响因子的处理方案 | 第48-53页 |
| ·降水影响因子的处理 | 第48页 |
| ·水系综合影响因子的处理 | 第48-50页 |
| ·综合地形影响因子的处理 | 第50页 |
| ·水利工程影响因子的处理 | 第50-52页 |
| ·过境洪水因子的处理 | 第52页 |
| ·洪水灾害经济易损性因子 | 第52-53页 |
| ·AHP法确定各因子权重 | 第53-58页 |
| ·AHP法的原理及方法 | 第53-54页 |
| ·本地洪水与过境洪水各因素的权重 | 第54-57页 |
| ·利用GIS工具进行因子叠加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鄱阳湖地区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 第58-90页 |
| ·鄱阳湖地区洪水灾害危险性分析 | 第58-78页 |
| ·鄱阳湖地区降水对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 ·鄱阳湖地区水系对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影响 | 第61-66页 |
| ·鄱阳湖地区地形对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影响 | 第66-70页 |
| ·鄱阳湖地区水利工程对洪水灾害的影响 | 第70-73页 |
| ·过境洪水对鄱阳湖地区洪水灾害危险性影响 | 第73-76页 |
| ·鄱阳湖地区洪水灾害危险性分析 | 第76-78页 |
| ·鄱阳湖地区洪水灾害易损性分析 | 第78-84页 |
| ·鄱阳湖地区的洪水灾害风险图 | 第84-85页 |
| ·实例分析 | 第85-9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91-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 附录 | 第99-10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