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健康诊断的悬索桥损伤灵敏度模型试验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20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结构损伤灵敏度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结构损伤原理 | 第13页 |
·损伤敏感参数 | 第13-17页 |
·拟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论文组成结构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20-37页 |
·结构原型 | 第20-24页 |
·世界大跨度悬索桥基本资料 | 第20-24页 |
·虚拟悬索桥的确定 | 第24页 |
·模型相似分析 | 第24-25页 |
·模型设计 | 第25-29页 |
·模型缩尺比 | 第25-26页 |
·模型材料 | 第26-27页 |
·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模型结构构造 | 第28-29页 |
·模型的预分析 | 第29-32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模态分析 | 第30-32页 |
·模型加工与组装 | 第32-36页 |
·模型加工 | 第32页 |
·模型组装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静动态特性试验分析 | 第37-55页 |
·试验的方案设计 | 第37-40页 |
·试验内容的确定 | 第37页 |
·加载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测试仪器选择 | 第38-40页 |
·试验的加载与观测 | 第40-53页 |
·加劲梁各控制截面的挠度观测 | 第40-42页 |
·加劲梁和桥塔各控制截面的应力测试 | 第42-46页 |
·主缆拉力的测试 | 第46-48页 |
·吊索拉力的测试 | 第48-49页 |
·固有频率的测试 | 第49-53页 |
·对桥模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试验模型的数值分析 | 第55-6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创建 | 第55-59页 |
·单元的性质及选择 | 第55-57页 |
·结构各部件的模拟 | 第57-58页 |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受力分析 | 第59-67页 |
·在恒载作用下的静态分析 | 第59-61页 |
·在活载作用下的静态分析 | 第61-65页 |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态分析 | 第65-67页 |
·有限元模型受力分析总结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损伤灵敏度试验分析 | 第69-92页 |
·损伤试验方案设计 | 第69-70页 |
·试验内容的确定 | 第69页 |
·损伤工况 | 第69-70页 |
·损伤试验的观测与分析 | 第70-91页 |
·加劲梁各控制截面的挠度观测 | 第70-72页 |
·加劲梁和桥塔各控制截面的应变测试 | 第72-77页 |
·主缆应变的测试 | 第77-82页 |
·吊索应变的测试 | 第82-87页 |
·固有频率的测试 | 第87-91页 |
·损伤模拟试验的分析总结 | 第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一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92页 |
二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三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