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第一章 绪论第1-18页
   ·历史第10页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第10-11页
   ·定义第11页
   ·雨水收集类型和利用类型第11-12页
     ·雨水收集类型第11页
     ·雨水利用类型第11-12页
   ·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第12-13页
   ·国外利用雨水资源状况第13-14页
     ·德国雨水利用技术第13页
     ·日本雨水利用技术第13-14页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现状第14页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城市雨水利用的国际化与集成化第14-15页
     ·城市雨水利用向多目标和综合性技术发展第15页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
   ·需要注意的问题第15-16页
     ·因地制宜,注重地区和项目的特殊性第15-16页
     ·制定相关的法规与政策第16页
     ·教育与民众的参与第16页
   ·本文展开的背景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储水系统土样的基本性质第18-26页
   ·土粒粒组第18-19页
     ·土粒分类第18页
     ·颗粒分析试验第18-19页
   ·土的物理性质第19-23页
     ·指标的定义第20页
     ·土粒比重第20-21页
     ·土的密度第21-22页
     ·含水量第22页
     ·土的孔隙性第22-23页
     ·孔隙比与比重和干密度的关系第23页
   ·毛细管水第23-26页
     ·毛细水的上升速度第24页
     ·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储水系统的渗流理论第26-43页
   ·土的渗流性质第26-36页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第26-30页
     ·渗透系数及其确定方法第30-33页
     ·成层土的渗透性第33-36页
     ·影响土渗透系数的因素第36页
   ·井点抽水第36-38页
     ·管路系统第37-38页
     ·抽水设备第38页
     ·离心泵台数的确定第38页
   ·井的渗流第38-42页
     ·水井分类第38-39页
     ·无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第39-41页
     ·井点管数量及井点管间距的计算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储水系统的土样试验第43-52页
   ·试验地点第43页
   ·土样第43页
   ·常水头渗透试验第43-45页
     ·仪器设备第43-44页
     ·常水头试验的操作步骤第44-45页
     ·计算第45页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直接观测法第45-46页
     ·仪器设备第45页
     ·操作步骤第45-46页
   ·试验数据整理第46-48页
     ·选取土样 A进行试验第46-47页
     ·选取土样 B进行试验第47-48页
     ·两组试验的试验结果第48页
   ·讨论第48-49页
     ·毛细水上升时间的验算第48-49页
     ·完整单井的渗流量第49页
   ·结论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储水系统的设计及力学分析第52-73页
   ·设计思路第52-53页
   ·少雨干旱地区第53-58页
     ·7—8月份(62天)第53-55页
     ·9~6月(303天)第55-58页
   ·降雨量充沛地区第58-65页
     ·5—10月份(184天)第58-62页
     ·11~4月(181天)第62-65页
   ·流体的力学分析第65-70页
     ·液体的表面张力第65页
     ·毛细水的上升高度第65-66页
     ·适用于控制体的动量方程第66-67页
     ·管道流动的动量方程第67-69页
     ·结合课题中水泵抽水的已知数据应用动量定理第69-70页
   ·用 ANSYS求渗流流速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政策
下一篇:从文化融入的角度谈第二语言词汇意义习得--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lt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