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7-9页 |
| ·理论综述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及预期效果 | 第10-11页 |
|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难点 | 第11-13页 |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页 |
| ·本文主要难点 | 第11-13页 |
| 2 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26页 |
| ·消费信贷概述 | 第13-15页 |
| ·消费信贷的涵义 | 第13-14页 |
| ·消费信贷的种类 | 第14-15页 |
| ·消费信贷的特点 | 第15页 |
| ·消费信贷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作用的分析 | 第15-19页 |
| ·消费信贷的宏观经济效用 | 第16-17页 |
| ·消费信贷的微观经济效用 | 第17-18页 |
| ·消费信贷提升了银行功能 | 第18-19页 |
| ·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特点 | 第19-21页 |
| ·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 ·当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特点 | 第20-21页 |
| ·目前影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21-26页 |
| ·居民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以及对消费信贷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21页 |
| ·近年来居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日趋下降且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 第21-24页 |
| ·银行贷款结构调整缓慢 | 第24页 |
| ·缺乏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 | 第24-26页 |
| 3 消费信贷的主要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26-35页 |
| ·消费信贷的主要风险 | 第26-28页 |
| ·信用风险 | 第26-27页 |
| ·市场风险 | 第27-28页 |
| ·信用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8-31页 |
| ·消费者个人信用与信贷风险的关系 | 第28-29页 |
| ·信用制度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信用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利率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 第31-35页 |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利率市场化导致信贷风险的加大 | 第32-35页 |
| 4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度量 | 第35-57页 |
| ·传统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 第35-37页 |
| ·专家制度 | 第35页 |
| ·Z评分模型和ZETA 评分模型 | 第35-37页 |
| ·信用风险的量化——现代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 第37-39页 |
| ·信用度量术模型 | 第38-39页 |
| ·KMV 模型 | 第39页 |
| ·信用风险附加模型 | 第39页 |
| ·信用组合观点模型 | 第39页 |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的量化方法 | 第39-57页 |
| ·采用个人信用评价模型量化信用风险 | 第40-47页 |
| ·通过信用等级转移矩阵来分析信用等级变换的概率 | 第47-48页 |
| ·违约率模型的量化方法 | 第48-54页 |
| ·贷款的决策与定价 | 第54-57页 |
| 5 采用资产证券化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风险 | 第57-68页 |
|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分析 | 第57-59页 |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分类 | 第57页 |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流程 | 第57-59页 |
| ·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第59-62页 |
| ·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人、投资人的益处 | 第59-61页 |
| ·资产证券化对中国金融主体结构的优化 | 第61页 |
| ·资产证券化对融资约束的弱化 | 第61-62页 |
| ·我国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 第62-68页 |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 | 第62-63页 |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种类选择 | 第63-65页 |
|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 第65-68页 |
| 6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