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杜仲叶的质量标准提升 | 第12-46页 |
第一节 杜仲皮和杜仲叶的UPLC-Q-TOF MS法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 第12-1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3-17页 |
4 小结和讨论 | 第17页 |
第二节 杜仲叶的薄层色谱鉴别 | 第17-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 薄层色谱鉴别指标成分的选择 | 第18页 |
3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 第18-25页 |
4 小结和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杜仲叶中车叶草苷的含量测定 | 第26-34页 |
1 杜仲叶中车叶草苷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6-34页 |
2 小结和讨论 | 第34页 |
第四节 杜仲叶和杜仲嫩叶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的比较 | 第34-46页 |
1 杜仲叶多组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5-44页 |
2 小结和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二章 杜仲的质量标准提升 | 第46-5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2 薄层色谱鉴别指标成分的选择 | 第47页 |
3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 第47-57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7-58页 |
第三章 滇女金丸的质量标准提升 | 第58-89页 |
第一节 滇女金丸中白芍的质量控制方法修订 | 第58-73页 |
1 滇女金丸中白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修订 | 第58-65页 |
2 滇女金丸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的修订 | 第65-73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73页 |
第二节 滇女金丸中香附的质量控制方法修订 | 第73-89页 |
1 滇女金丸中香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修订 | 第74-80页 |
2 滇女金丸香附α-香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80-87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 | 第95-130页 |
1.杜仲叶质量标准草案 | 第95-98页 |
2.杜仲质量标准草案 | 第98-100页 |
3.滇女金丸质量标准草案 | 第100-104页 |
4.文献综述 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 第104-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5.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