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人民陪审制度再合理化研究--对《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的决定》的思考

论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与立法规定第12-16页
 第一节 我国陪审制度的演变历史第12-15页
  一、新中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的人民陪审制度第12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陪审制度第12-15页
 第二节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规定 (展示具体的立法变化)第15-16页
第二章 域外陪审制度流变研究第16-21页
 第一节 英国陪审制度第16-17页
 第二节 美国陪审制度第17-18页
 第三节 德国陪审制度第18-19页
 第四节 法国陪审制度第19-21页
第三章 各国陪审制度比较分析第21-30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陪审制度的比较第21-25页
  一、历史传统第21页
  二、法律文化第21-22页
  三、诉讼理念第22-23页
  四、价值目标第23-24页
  五、运作模式第24-25页
 第二节 我国与两大法系陪审制度的比较第25-30页
  一、文化传统第25页
  二、历史发展第25-26页
  三、诉讼理念第26-28页
  四、法律语境第28-30页
第四章 《决定》的实施情况分析与评估第30-40页
 第一节 《决定》颁布前学者对陪审制度的存废之争第30-32页
  一、废除论第30-31页
  二、完善论第31页
  三、引进陪审团制度第31-32页
  四、笔者的倾向第32页
 第二节 《决定》的实施情况及缺陷问题评述第32-39页
  一、《决定》的实施情况第32-33页
  二、《决定》存在的缺陷问题评述第33-34页
  三、《决定》条款的问题第34-39页
 第三节 人民陪审制度再合理化障碍分析第39-40页
  一、陪审员素质偏低与所任职工作复杂、专业的矛盾第39页
  二、所选陪审员具有广泛代表性与实际参审陪审员狭窄的矛盾第39页
  三、陪审员的独立性与屈从权威心理的矛盾第39-40页
第五章 人民陪审制度的再合理化建议第40-52页
 第一节 陪审制度再合理化的指导原则第40-41页
  一、程序正义原则第40页
  二、展望未来与立足现实相结合第40页
  三、优势互补原则第40-41页
  四、法为大众之法原则第41页
   五、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第41页
  六、公正与效率相结合原则第41页
 第二节 陪审制度引发的法理学问题第41-44页
  一、陪审制度与公民权第41-42页
  二、陪审制度与司法独立第42-43页
  三、陪审制度的运行成本分析第43-44页
 第三节 《决定》再合理化的具体构想第44-52页
  一、宪法地位的确立,颁布《人民陪审员法》第44页
  二、细化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第44-45页
  三、明确陪审员的权力(职权)第45页
  四、明确界定使用陪审制度的案件范围第45-46页
  五、大专文化要求与陪审员广泛代表性之间矛盾的解决第46-47页
  六、陪审员的选任程序修正第47-48页
  七、陪审员的管理程序第48页
  八、补贴、报酬问题分析第48-50页
  九、建立对陪审员的有效保障机制第50-51页
  十、对陪审员的监督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上半期沪郊农家生活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
下一篇: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的性质和功能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