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第1章 国际资本流动概论 | 第10-19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趋势 | 第10-13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 第10页 |
| ·国际直接投资从2003 年底开始复苏 | 第10-11页 |
| ·私人资本取代官方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 第11-12页 |
| ·发达国家依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绝对主体 | 第12页 |
| ·对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加大 | 第12-13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分析 | 第13-19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内因 | 第13-17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外因 | 第17-19页 |
| 第2章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分析 | 第19-24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分析 | 第19-21页 |
| ·传统福利分析——MacDougall 模型 | 第19-20页 |
| ·资本流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双缺口模型 | 第20-21页 |
| ·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分析 | 第21-24页 |
|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上升 | 第21-22页 |
| ·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 | 第22-23页 |
|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 第23-24页 |
| 第3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24-37页 |
| ·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流动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 第24-30页 |
| ·欧盟的经验 | 第24页 |
| ·日本的经验 | 第24-26页 |
| ·台湾的经验与教训 | 第26-28页 |
| ·香港的反投机模式 | 第28-30页 |
| ·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 第30-34页 |
| ·泰国、墨西哥:激进式放松资本管制的惨重教训 | 第30-31页 |
| ·马来西亚严格的资本管制 | 第31页 |
| ·智利模式 | 第31-33页 |
| ·巴西模式 | 第33页 |
| ·韩国放松资本管制的经验与教训 | 第33-34页 |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 第4章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战略思考 | 第37-46页 |
|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及资本管制的现状 | 第37-40页 |
|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 | 第37-39页 |
| ·我国资本管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战略选择 | 第40-46页 |
| ·中长期的基本政策 | 第40-42页 |
| ·改善资本流动管理方式,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 第42页 |
| ·注重采用国际资本流动的软性管理方式 | 第42-44页 |
| ·加强内部政策配合,提高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 | 第44页 |
| ·维持较高的外汇储备 | 第44-45页 |
| ·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合作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