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潮流计算及网损分析与管理软件的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配电网网损计算的重要意义 | 第6-7页 |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配电网潮流算法比较研究 | 第12-22页 |
·概述 | 第12页 |
·相分量法和序分量法 | 第12-13页 |
·模型求解方法 | 第13-17页 |
·配电网潮流算法的比较 | 第17-19页 |
·收敛性能 | 第17-18页 |
·算法的稳定性 | 第18页 |
·多电源的处理能力 | 第18页 |
·网孔处理能力 | 第18-19页 |
·不对称负荷对网损的影响 | 第19-21页 |
·结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前推回推法的多电源潮流计算方法 | 第22-43页 |
·配电网潮流前推回推法 | 第22-23页 |
·前推回推法收敛机理 | 第23-24页 |
·多电源潮流计算 | 第24-42页 |
·配电网三相模型 | 第24-27页 |
·馈线三相模型 | 第24-25页 |
·负荷模型 | 第25-26页 |
·变压器模型 | 第26-27页 |
·单电源少环配电网络 | 第27-34页 |
·利用叠加原理分解少环配电网络 | 第28-29页 |
·回推前推法配网三相潮流计算 | 第29-30页 |
·回路阻抗法求解环路电流 | 第30-31页 |
·单电源少环配网配电网络计算步骤 | 第31-33页 |
·单电源点算例验证 | 第33-34页 |
·多电源少环配电网络计算 | 第34-42页 |
·多电源点算例验证 | 第38-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配电网线损分析与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43-57页 |
·系统设计思想原则 | 第43-47页 |
·面向对象技术 | 第43-44页 |
·UML 语言介绍 | 第44-45页 |
·设计思想 | 第45-47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7-52页 |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IEC 61970 简介 | 第48-49页 |
·UML 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实现 | 第49-50页 |
·软件功能块与数据流程 | 第50-52页 |
·数据接受与处理模块 | 第50-51页 |
·系统功能 | 第51-52页 |
·软件开发语言 | 第52-53页 |
·程序设计 | 第53-56页 |
·图形绘制和数据编辑设计 | 第53-55页 |
·系统流程实现图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