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行政听证主持人职权概述 | 第11-18页 |
一、听证主持人概述 | 第11-14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二) 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 第12-14页 |
二、听证主持人职权概述 | 第14-18页 |
(一) 概念和特征 | 第14-16页 |
(二) 与听证权的关系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行政听证主持人理论基础及法律地位 | 第18-27页 |
一、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 保障公民权益的要求 | 第18-19页 |
(二) 程序正义的要求 | 第19-20页 |
(三) 职能分离的要求 | 第20-21页 |
二、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 | 第21-27页 |
(一) 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 | 第21-23页 |
(二) 听证主持人的司法化 | 第23-24页 |
(三) 不同听证程序中听证主持人的不同地位 | 第24-25页 |
(四) 我国听证主持人的地位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听证主持人职权的内容 | 第27-39页 |
一、域外对于听证主持人职权的规定 | 第27-31页 |
(一) 具体规定 | 第27-28页 |
(二) 总结评价 | 第28-31页 |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31-35页 |
(一) 主持和指挥听证的权力 | 第31-32页 |
(二) 提出建议的权力 | 第32-35页 |
三、规范化建议 | 第35-39页 |
(一) 主持听证的权力 | 第35-36页 |
(二) 建议权 | 第36-39页 |
第四部分 听证主持人职权行使的目标和原则要求 | 第39-50页 |
一、职权行使的目标 | 第39-42页 |
(一) 制约公权,保障私权 | 第39页 |
(二) 保障相对人参与权,实现行政的民主化 | 第39-40页 |
(三) 保障程序公正,实现行政的正当化 | 第40-41页 |
(四) 保障公民的程序权利,实现听证程序的内在价值 | 第41页 |
(五) 均衡成本和效益,提高行政效率 | 第41-42页 |
二、职权行使的原则制度 | 第42-50页 |
(一) 我国立法现状 | 第42-44页 |
(二) 各原则制度分析 | 第44-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