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6页 |
1.1 可靠性特点 | 第7-8页 |
1.2 可靠性的各种分析方法 | 第8-14页 |
1.2.1 FMEA法 | 第9页 |
1.2.2 马尔可夫模型 | 第9页 |
1.2.3 蒙特卡罗方法 | 第9-10页 |
1.2.4 可靠性方块图 | 第10-11页 |
1.2.5 故障树分析法 | 第11页 |
1.2.6 GO法 | 第11-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任务 | 第15-16页 |
2 系统设计 | 第16-20页 |
2.1 计算机监控系统 | 第16-17页 |
2.2 一次氢气分配系统工况描述 | 第17-18页 |
2.3 一次氢气分配系统监控系统设计 | 第18-20页 |
2.3.1 监控系统达到的要求 | 第18页 |
2.3.2 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 | 第18-19页 |
2.3.3 信息功能 | 第19页 |
2.3.4 系统操作方式 | 第19页 |
2.3.5 监控系统界面 | 第19-20页 |
3 可靠性分析 | 第20-31页 |
3.1 可靠性的定量表示 | 第20-21页 |
3.2 可靠性分析步骤 | 第21-25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3.2.2 FTA法分析过程 | 第22页 |
3.2.3 FTA顶事件的确定 | 第22页 |
3.2.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2-23页 |
3.2.5 RS软件 | 第23-25页 |
3.2.5.1 RS的主要功能 | 第23页 |
3.2.5.2 RS参数类型 | 第23-24页 |
3.2.5.3 可靠性数据分析 | 第24页 |
3.2.5.4 共因失效分析 | 第24-25页 |
3.3 故障树分析 | 第25页 |
3.4 MCS分析 | 第25-26页 |
3.5 不确定性分析 | 第26-29页 |
3.6 重要度和灵敏度分析 | 第29-30页 |
3.7 对结果的分析 | 第30-31页 |
4 用GO法分析可靠性 | 第31-43页 |
4.1 GO法原理 | 第31页 |
4.2 GO模型的建立 | 第31-43页 |
4.2.1 GO操作符 | 第31-32页 |
4.2.2 信号流 | 第32页 |
4.2.3 建模步骤 | 第32-34页 |
4.2.4 改进GO法的定量计算 | 第34-35页 |
4.2.5 用SIMULINK软件计算GO图运行结果 | 第35-38页 |
4.2.5.1 SIMULINK程序介绍 | 第36-37页 |
4.2.5.2 SIMULINK仿真运行 | 第37-38页 |
4.2.6 SIMULINK模型图 | 第38页 |
4.2.7 模型分析和相关结论 | 第38-40页 |
4.2.7.1 子系统的生成 | 第38-39页 |
4.2.7.2 可靠性数据的输入 | 第39页 |
4.2.7.3 计算结果 | 第39页 |
4.2.7.4 系统最小故障事件集合的确定方法和结果 | 第39-40页 |
4.2.7.5 GO法运算结论 | 第40页 |
4.2.8 GO法动态运算结果 | 第40-43页 |
5 软件可靠性 | 第43-47页 |
5.1 软件可靠性概述 | 第43-44页 |
5.2 软件可靠性分析现状 | 第44页 |
5.3 提高软件可靠性措施 | 第44-47页 |
6 结论 | 第47-48页 |
7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48-49页 |
8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1 相关公式和数据 | 第52-55页 |
附录2 缩略语 | 第55-56页 |
附录3 相关失效数据 | 第56-57页 |
附录4 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总图 | 第57-58页 |
附录5 监控系统界面 | 第58-59页 |
附录6 GO法动态计算系统图 | 第59-60页 |
附录7 部分故障树图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