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以西部高等学校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 第21-22页 |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 第21页 |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 第21-22页 |
·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特征 | 第22页 |
·经济学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学属性 | 第22-23页 |
·寻租理论与非营利组织管理 | 第23页 |
·公共选择理论与非营利组织管理 | 第23-24页 |
·非营利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4-25页 |
·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特点 | 第25-27页 |
·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特点 | 第25-26页 |
·高校财务的特点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高校财务绩效的内涵界定 | 第28-3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8-29页 |
·高校财务绩效的内容界定 | 第29-33页 |
·高校财务报告的目标 | 第29-30页 |
·高校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 | 第30-32页 |
·高校财务绩效的内容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4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讨 | 第34-46页 |
·成本的定义 | 第34-35页 |
·经济学成本 | 第34页 |
·会计学成本 | 第34-35页 |
·教育成本的涵义 | 第35-37页 |
·教育成本的定义 | 第35页 |
·教育成本的不同层次 | 第35-36页 |
·教育成本的计量前提 | 第36-37页 |
·生均教育成本的计量对象 | 第37页 |
·高校生均成本的定义 | 第37页 |
·高校生均成本的核算 | 第37-40页 |
·高校生均成本的核算方法 | 第37-38页 |
·高校生均教育成本的核算基础 | 第38-39页 |
·教育成本包含的内容 | 第39-40页 |
·生均教育成本核算实例 | 第40-44页 |
·生均教育成本的核算程序 | 第40-43页 |
·实证算例 | 第43-44页 |
·关于教育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5 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6-58页 |
·高校财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 第46-47页 |
·进行高校财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进行高校财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可能行 | 第47页 |
·建立高校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 | 第47-50页 |
·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48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48-49页 |
·高校财务绩效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49-50页 |
·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50-57页 |
·指标体系框架 | 第50-51页 |
·指标的构成 | 第51页 |
·指标的解释 | 第51-55页 |
·关于指标选择的几点说明 | 第55-56页 |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构想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6 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高校财务绩效的对比研究 | 第58-74页 |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58-59页 |
·用主观赋权方法对各地区高校财务绩效进行对比分析 | 第59-65页 |
·指标的转换和定值 | 第59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59-61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61-63页 |
·西部和中东部地区高校财务绩效的对比 | 第63-65页 |
·用客观赋权方法对各地区高校财务绩效进行对比分析 | 第65-72页 |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65-66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 第66页 |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第66-68页 |
·西部高校和中东部高校的对比 | 第68-72页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7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0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