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复原技术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页 |
·图像复原技术的回顾 | 第11-14页 |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 | 第14-15页 |
·影响二维超声图像质量的指标 | 第15-19页 |
·灰阶参数 | 第15-17页 |
·高对比空间分辨率 | 第17-18页 |
·低对比分辨率 | 第18页 |
·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B 型超声成像原理 | 第20-30页 |
·超声诊断简史 | 第20-21页 |
·超声诊断的优点 | 第21页 |
·超声诊断仪器的种类 | 第21-22页 |
·超声诊断仪的国内发展水平 | 第22-23页 |
·超声成像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超声诊断用的脉冲波 | 第23页 |
·超声波在人体内的反射和折射 | 第23-24页 |
·超声声场特性 | 第24-25页 |
·超声波在人体内的衰减 | 第25-26页 |
·频率、穿透力、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26页 |
·B 型超声诊断仪 | 第26-30页 |
·B 型超声波诊断仪原理 | 第26-28页 |
·B 超的特点 | 第28-30页 |
3 图像复原的一般技术 | 第30-51页 |
·图像退化/复原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30-35页 |
·退化系统的基本定义 | 第31页 |
·连续函数的退化模型 | 第31-32页 |
·离散函数的退化模型 | 第32-35页 |
·图像噪声的处理 | 第35-38页 |
·常见噪声的分类 | 第35页 |
·一些重要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35-36页 |
·噪声参数的估计 | 第36-38页 |
·去除噪声的方法 | 第38页 |
·估计退化函数 | 第38-40页 |
·图像观察估计法 | 第38页 |
·实验估计法 | 第38-39页 |
·模型估计法 | 第39-40页 |
·经典图像复原算法 | 第40-47页 |
·无约束复原 | 第40-43页 |
·有约束的最小二乘复原 | 第43页 |
·Richardson-Luck 方法 | 第43页 |
·Damped Richardson 方法 | 第43-44页 |
·最大熵方法 | 第44页 |
·最大后验概率复原 | 第44-45页 |
·σ-CLEAN 法 | 第45页 |
·迭代直接解谱法 | 第45页 |
·单适应解卷积法 | 第45-46页 |
·迭代盲解卷积法 | 第46-47页 |
·几何均值滤波 | 第47-48页 |
·几何变换 | 第48-50页 |
·空间变换 | 第48-49页 |
·灰度级插补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利用正则迭代复原算法恢复离焦图像 | 第51-60页 |
·离焦图像的退化模型 | 第51页 |
·离焦图像质量评价的客观标准 | 第51-52页 |
·图像恢复的正则迭代算法 | 第52-54页 |
·在频率域中用正则方法恢复离焦图像 | 第54-56页 |
·图像模拟恢复的结果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图像复原技术在超声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第60-70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B 超图像的预处理 | 第61页 |
·利用维纳滤波解卷的办法提高超声图像的分辨率 | 第61-68页 |
·维纳滤波解卷的基本原理 | 第61-63页 |
·计算机模拟结果 | 第63-64页 |
·模拟解卷结果讨论 | 第64-65页 |
·对超声图像进行处理 | 第65-6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6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