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编码输入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4页 |
2 汉字编码输入法综述 | 第14-30页 |
·基础工作 | 第14-15页 |
·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汉字熵、最短码长和极限速度 | 第15页 |
·输入模型 | 第15页 |
·输入法评测 | 第15-17页 |
·实用系统 | 第17-26页 |
·实用系统分类 | 第17页 |
·第一代汉字编码输入法 | 第17-18页 |
·第二代汉字编码输入法 | 第18-21页 |
·第三代汉字编码输入法 | 第21-24页 |
·数字键盘编码输入法 | 第24-26页 |
·通用输入法平台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30页 |
3 汉字编码输入法理论 | 第30-58页 |
·汉字编码的理论基础 | 第30-35页 |
·形式语言的有关知识 | 第30-32页 |
·信息论的有关知识 | 第32-35页 |
·汉字编码输入分析与评测 | 第35-42页 |
·汉字编码输入分析 | 第35-37页 |
·汉字编码输入评测 | 第37-42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模型 | 第42-56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的信源 | 第42-45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的编码器 | 第45-53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的正向信道 | 第53-55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的噪声源 | 第55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的译码器 | 第55-56页 |
·汉字编码输入系统的反向信道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4 声笔系列码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86页 |
·编码设计 | 第58-66页 |
·声笔码 | 第58-61页 |
·声笔数码 | 第61-63页 |
·音笔码 | 第63-65页 |
·编码空间对比 | 第65-66页 |
·软件设计 | 第66-75页 |
·反馈设计 | 第67-68页 |
·状态切换 | 第68-69页 |
·码长调整 | 第69-70页 |
·选择翻页 | 第70页 |
·词组管理 | 第70页 |
·主要算法 | 第70-75页 |
·非汉字符号处理 | 第75-78页 |
·标点符号 | 第75-76页 |
·半角字符 | 第76-77页 |
·汉语拼音 | 第77-78页 |
·声笔系列码的实现 | 第78-79页 |
·开发环境 | 第78页 |
·运行环境 | 第78-79页 |
·数据库表结构 | 第79页 |
·数据库表制作 | 第79页 |
·性能与实验结果 | 第79-8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第96-98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98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