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1页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生存的概念与含义 | 第11页 |
·生存能力的涵义与分类 | 第11-12页 |
·生存教育 | 第12-15页 |
·我国生存教育的内涵 | 第12-14页 |
·“生存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 | 第12页 |
·“生存教育”是安全教育,是应对危机和灾难的教育 | 第12-13页 |
·“生存教育”是一种生存适应能力教育 | 第13页 |
·“生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教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生命 | 第13-14页 |
·国外生存教育 | 第14-15页 |
·美国的生存教育 | 第14页 |
·日本的生存教育 | 第14-15页 |
·基本运动体技能概念与生存教育范围的界定 | 第15-16页 |
·基本运动体技能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生存教育范围的界定 | 第15-16页 |
·体技能发展规律的研究 | 第16-18页 |
·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 | 第16-17页 |
·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与学生体技能发展的研究 | 第17-18页 |
·关于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研究 | 第18-19页 |
·在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 第18页 |
·通过体育教学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 第18-19页 |
·在学校体育中融入生存教育知识 | 第19页 |
·文献小结 | 第19-20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文献比较法 | 第20页 |
·访谈法 | 第2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0-21页 |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21页 |
·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1页 |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 第21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学生获得生存教育的主要途径与内容 | 第22-23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进行生存教育的方式 | 第23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学校与学生对生存教育的态度 | 第23-24页 |
·学校进行生存教育的态度 | 第23页 |
·学生对学校进行生存教育的态度 | 第23-24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通过体育与健身课程渗透生存教育情况 | 第24-25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学生体技能学习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学生喜欢的体育课教学方式 | 第26-27页 |
·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初中通过基本运动体技能教学协助生存教育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教师对通过基本运动体技能教学协助生存教育的意见 | 第27-28页 |
·学生对加强基本运动体技能应用学习的态度 | 第28-29页 |
·教师对翻墙上树爬绳等技能的教学意见 | 第29页 |
5 综合讨论 | 第29-34页 |
·通过基本运动体技能教学协助生存教育的教学理念 | 第29-32页 |
·遵循自然规律 | 第29-30页 |
·追求“有所学有所用” | 第30页 |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 第30-31页 |
·注重动作技能经验的积累 | 第31页 |
·注重体育游戏在体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让学生回归自然,找回失去的本能 | 第32页 |
·通过基本运动体技能教学协助生存教育的内容 | 第32-33页 |
·体育课程方面 | 第32-33页 |
·课余体育方面 | 第33页 |
·通过基本运动体技能教学协助生存教育的教学评价 | 第33-34页 |
·评价内容多元化 | 第33页 |
·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33-34页 |
·评价标准生活化 | 第34页 |
·注重个体化差异 | 第3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4页 |
·建议 | 第34-35页 |
7 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35页 |
8 致谢 | 第35-36页 |
9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10 附件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