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 | 第9-13页 |
一、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的概念、特征 | 第9-10页 |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严重 | 第13页 |
二、非国有企业参保率低 | 第13-14页 |
三、征缴率难以提高 | 第14页 |
四、统筹层次低 | 第14页 |
五、基金征缴收支赤字逐年增加 | 第14-15页 |
六、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缓慢 | 第15页 |
第三节 造成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存在问题的法律原因 | 第15-20页 |
一、立法滞后 | 第15-18页 |
二、执法不严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法律借鉴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立法经验借鉴 | 第20-26页 |
一、国外养老保险产生的原因 | 第20-21页 |
二、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21-23页 |
三、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经验借鉴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国外养老保险筹资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法律制度的应变改革 | 第26-30页 |
一、国外养老保险筹资方面的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二、各国养老保险筹资方面配套法律制度的改革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养老保险立法探讨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关于养老保险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0-32页 |
一、国外养老保险立法模式 | 第30页 |
二、我国养老保险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制定养老保险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2-34页 |
一、制定养老保险法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二、制定养老保险法的可行性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养老保险法的主要内容 | 第34-43页 |
一、养老保险法调整的主体范围 | 第34-36页 |
二、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 | 第36-40页 |
三、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 | 第40页 |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和监督 | 第40-41页 |
五、违反养老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 第41页 |
六、在法律中明确把参加养老保险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