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美国例外主义”的思想渊源和含义 | 第9-11页 |
二、美国例外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第11-15页 |
(一)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美国例外主义得以诞生的前提条件 | 第11-12页 |
(二) 独特的“民主模式”——美国例外主义诞生的必要条件 | 第12页 |
(三) 历史上没有爆发过规模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 | 第12-13页 |
(四) 特殊的移民国家——美国例外主义赖以生存的丰饶土壤 | 第13-14页 |
(五) 很强的宗教观念——美国例外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 第14-15页 |
三、美国例外主义得以持久存续的原因 | 第15-18页 |
(一) 美国人开拓边疆的运动 | 第15-16页 |
(二) 美国人的富裕尤其是经济富裕 | 第16页 |
(三) 美国的独特政治体系 | 第16-17页 |
(四) 美国人统一的“美国神话”的观念 | 第17-18页 |
四、美国例外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表现 | 第18-29页 |
(一) 奠定务实基调,维护国家独立(美国建国初期) | 第18-20页 |
(二) 充当“救世主”,促进集体安全,妄图实现战后和平(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20-22页 |
(三) 敌视共产主义,和苏联展开“冷战”(冷战期间) | 第22-25页 |
(四) 向全世界输出民主观念,充当“世界警察”(冷战结束——“9·11”事件) | 第25-27页 |
(五) 例外心理膨胀,打击恐怖主义,谋求“新帝国”地位(“9·11”事件——今) | 第27-29页 |
五、美国例外主义对美国外交行为的影响 | 第29-33页 |
(一) 多元文化为美国外交行为提供力量基础 | 第29-30页 |
(二) 美国信条为外交行为提供规范 | 第30-31页 |
(三) 领导人的宗教文化背景引导外交行为走向 | 第31-32页 |
(四) 美国例外主义的主要内容为外交行为提供依据 | 第32-33页 |
六、美国例外主义的终结? | 第33-36页 |
(一) “美国例外主义终结”的提出 | 第33-34页 |
(二) 美国例外主义并没有终结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