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中药提取方法现状 | 第11-12页 |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12-19页 |
1.3.1 超临界流体萃取概述 | 第12-13页 |
1.3.2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 | 第13页 |
1.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征、优势及局限性 | 第13-16页 |
1.3.4 超临界流体溶剂 | 第16-17页 |
1.3.5 夹带剂 | 第17-19页 |
1.4 超临界 CO_2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应用 | 第19-22页 |
1.5 山茱萸 | 第22-23页 |
1.5.1 山茱萸概述 | 第22-23页 |
1.5.2 皂苷 | 第23页 |
1.5.3 超临界CO_2萃取山茱萸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6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2.1 原料来源及预处理 | 第25页 |
2.2 化学试剂来源及规格 | 第25页 |
2.2.1 化学试剂 | 第25页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原理 | 第25-27页 |
2.4 实验路线和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2.5 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步骤 | 第28-30页 |
2.5.1 超临界 CO_2萃取小试(1L)时装置 | 第28页 |
2.5.2 超临界 CO_2萃取山茱萸主要操作步骤 | 第28-30页 |
2.6 出油率的计算 | 第30-31页 |
2.7 皂苷定量分析方法和皂苷含量测定 | 第31-33页 |
2.7.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1-32页 |
2.7.2 统计学处理 | 第32页 |
2.7.3 结果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超临界流体提取山茱萸中出油率和皂苷的实验研究 | 第33-48页 |
3.1 超临界萃取实验工艺 | 第33页 |
3.2 超临界萃取法实验研究 | 第33-45页 |
3.2.1 考察各因素对皂苷收率和出油率影响 | 第33-43页 |
3.2.2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 第43-45页 |
3.2.3 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小结 | 第45页 |
3.3 山茱萸皂苷传统溶剂提取方法 | 第45-47页 |
3.3.1 乙醇回流提取法 | 第46页 |
3.3.2 乙醇回流-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法 | 第46页 |
3.3.3 体积分数70%乙醇回流提取法 | 第46页 |
3.3.4 体积分数70%乙醇回流提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法 | 第46页 |
3.3.5 水提取法 | 第46-47页 |
3.3.6 超声波提取法 | 第47页 |
3.4 超临界 CO_2萃取与传统溶剂萃取皂苷结果及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山茱萸中皂苷和出油率的放大实验研究 | 第48-57页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8页 |
4.2 超临界 CO_2操作工艺 | 第48-49页 |
4.3 超临界 CO_2萃取山茱萸主要操作步骤 | 第49-50页 |
4.3.1 物料的称取 | 第49页 |
4.3.2 萃取釜的填装 | 第49-50页 |
4.4 实验方案设计 | 第50-51页 |
4.5 一级放大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4.5.1 实验设计与结果 | 第51-54页 |
4.5.2 一级放大实验研究小结 | 第54-55页 |
4.6 二级放大实验初步研究 | 第55-56页 |
4.6.1 实验及结果 | 第55页 |
4.6.2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6.3 工艺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56页 |
4.7 问题与建议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