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正方化树图生成算法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 1.1 可视化技术概况 | 第12-14页 |
| 1.1.1 科学可视化 | 第12页 |
| 1.1.2 信息可视化 | 第12-14页 |
| 1.2 层次数据集合的可视化 | 第14-16页 |
| 1.3 树图及其应用 | 第16-18页 |
| 1.4 本文工作及结构 | 第18-20页 |
| 第2章 几种主要树图生成算法 | 第20-31页 |
| 2.1 cushion算法 | 第21-24页 |
| 2.2 正方化算法 | 第24-26页 |
| 2.3 pivot算法 | 第26-29页 |
| 2.4 Strip算法 | 第29-30页 |
| 2.5 几种算法的比较和结论 | 第30-31页 |
| 第3章 双向正方化算法 | 第31-42页 |
| 3.1 正方化算法的研究 | 第31-33页 |
| 3.2 小元素优先 | 第33-35页 |
| 3.2.1 小元素优先的思想 | 第33-34页 |
| 3.2.2 模拟实验 | 第34-35页 |
| 3.3 双向靠边策略 | 第35-37页 |
| 3.3.1 双向靠边策略的思想 | 第35-36页 |
| 3.3.2 模拟实验 | 第36-37页 |
| 3.4 靠边阈值 | 第37-38页 |
| 3.4.1 双向靠边策略的缺陷和靠边阈值的引入 | 第37页 |
| 3.4.2 靠边阈值的选取 | 第37-38页 |
| 3.5 双向正方化算法 | 第38-41页 |
| 3.5.1 算法思想 | 第38页 |
| 3.5.2 实验分析 | 第38-41页 |
| 3.6 结论 | 第41-42页 |
| 第4章 结合了几种主要算法的树图原型 | 第42-47页 |
| 4.1 树图1.0简介 | 第42页 |
| 4.2 功能介绍 | 第42-47页 |
| 第5章 双向正方化算法的进一步分析和实验 | 第47-50页 |
| 5.1 变化幅度和直观性 | 第47页 |
| 5.2 实验过程和结果 | 第47-49页 |
| 5.3 结论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