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委托开发的道德风险防范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2.1 非对称信息理论述评 | 第9-12页 |
1.2.2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 第12-14页 |
1.2.3 道德风险述评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企业技术委托开发及其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18-28页 |
2.1 企业技术委托开发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 第18-21页 |
2.1.1 企业技术委托开发的特点 | 第18-20页 |
2.1.2 企业技术委托开发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 企业技术委托开发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形式 | 第21页 |
2.3 企业技术委托开发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1-28页 |
2.3.1 技术交易特征与激励失效 | 第22-25页 |
2.3.2 法制环境和技术市场不完善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企业防范道德风险的机制设计 | 第28-48页 |
3.1 激励机制设计 | 第28-39页 |
3.1.1 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3.1.2 变量定义和基本假设 | 第29-30页 |
3.1.3 模型建立 | 第30-33页 |
3.1.4 对模型的分析 | 第33-36页 |
3.1.5 激励机制设计的一个算例 | 第36-39页 |
3.2 监督机制设计 | 第39-45页 |
3.2.1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一个监督博弈 | 第39-41页 |
3.2.2 最优监督成本投入 | 第41-44页 |
3.2.3 实施监督与惩罚 | 第44-45页 |
3.3 长期合作关系中的道德风险防范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法制和市场环境建设层面的道德风险防范措施 | 第48-53页 |
4.1 完善中国技术市场环境 | 第48-49页 |
4.2 加强经济市场法制建设 | 第49-50页 |
4.3 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道德伦理环境 | 第50-51页 |
4.4 加强法制和道德的互动机制 | 第51-52页 |
4.5 完善制度实施机制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