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概述第11-16页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概述第11-13页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第11页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特点第11-12页
  三、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第13-16页
  一、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概述第13-14页
  二、建立我国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第14-16页
第二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现状第16-20页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第16-17页
 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一、原告资格限制过严第17-18页
  二、案件受理费收取方式不合理第18页
  三、对诉讼费用补偿问题未做规定第18-19页
  四、胜诉后利益的归属不能体现公平第19页
  五、前置程序设计不够全面第19-20页
第三章 美日两国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第20-24页
 第一节 美国的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第20-22页
  一、单独股东权第20-21页
  二、诉讼费用补偿制度第21页
  三、比例性直接求偿权制度第21-22页
  四、胜诉酬金制度(contingency fee)第22页
 第二节 日本的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第22-23页
  一、按件收取诉讼费用第22页
  二、诉讼费用补偿制度第22-23页
  三、善意股东败诉不负赔偿责任第23页
 第三节 美日两国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第23-24页
第四章 建立我国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的思路第24-28页
 第一节 放宽原告股东资格范围第24页
 第二节 按非财产案件收取诉讼费用第24-25页
 第三节 完善诉讼费用补偿制度第25-26页
  一、原告股东胜诉时诉讼费用的补偿第25-26页
  二、原告股东败诉时诉讼费用的补偿第26页
 第四节 赋予原告股东在某些特定情形下的直接受偿权第26-27页
 第五节 非紧急情况下股东的请求豁免权第27-28页
  一、被告包括了公司所有的或绝对多数的董事和监事第27页
  二、原告既是公司股东也是个人监事第27页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整第27-28页
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后记第31-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消费者群体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