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碧玉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9-10页 |
·和田碧玉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统计 | 第12-14页 |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14-19页 |
·矿区地质概况 | 第14-15页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15-17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宝石学基本特征 | 第19-23页 |
·手标本特征 | 第19-20页 |
·常规宝石学特征 | 第20-21页 |
·光学性质 | 第20-21页 |
·力学性质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3页 |
第4章 矿物学基本特征 | 第23-40页 |
·结构、构造特征 | 第23-27页 |
·组成矿物的光性特征 | 第23-25页 |
·显微结构特征 | 第25-26页 |
·构造特征 | 第26页 |
·扫描电镜研究 | 第26-27页 |
·矿物成分特征 | 第27-39页 |
·矿物化学 | 第27-29页 |
·X 射线物相分析 | 第29-32页 |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4页 |
·拉曼光谱 | 第34-37页 |
·差热与热重分析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40-44页 |
·透闪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 第40-41页 |
·和田碧玉成矿热液的来源 | 第41-43页 |
·透闪石矿物-水的氢氧同位素分馏 | 第41-42页 |
·成矿热液来源的计算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质量的综合评价 | 第44-50页 |
·和田碧玉的质量评价 | 第44-47页 |
·不同产地碧玉的质量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新疆玛纳斯碧玉 | 第47-48页 |
·俄罗斯碧玉 | 第48页 |
·加拿大碧玉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3页 |
图版Ⅰ 矿区照片 | 第56-57页 |
图版Ⅱ 标本照片 | 第57-60页 |
图版Ⅲ 结构的显微照片及 SEM 照片 | 第60-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发表文章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