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CT尺度小裂纹扩展与渗流特性研究
1 绪论 | 第1-37页 |
1.1 岩石内部破裂过程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岩石破裂过程的研究现状 | 第12-35页 |
1.2.1 裂隙渗流场与应力场 | 第14-17页 |
1.2.2 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岩石应力损伤的关系 | 第17页 |
1.2.3 渗透水压力与裂隙扩展关系 | 第17-18页 |
1.2.4 裂纹缺陷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5 岩石损伤和破坏模型的研究 | 第19-24页 |
1.2.6 研究手段概述 | 第24-35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2 岩石破裂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37-56页 |
2.1 岩石中裂缝的发展过程 | 第37-40页 |
2.2 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40-46页 |
2.3 分析岩石破坏机理的几个基本观点 | 第46-50页 |
2.4 与岩石破坏有关的内部结构 | 第50-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 砂岩的应变特性及破坏模式研究 | 第56-68页 |
3.1 试验过程 | 第56页 |
3.2 干样砂岩单轴性质研究 | 第56-59页 |
3.3 干样砂岩三轴性质研究 | 第59-61页 |
3.4 渗透砂岩三轴性质研究 | 第61-63页 |
3.5 变形综合分析 | 第63-64页 |
3.6 残余强度变形分析 | 第64-65页 |
3.7 砂岩应变特性的cT分析 | 第65-6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砂岩中小裂纹的扩展过程分析 | 第68-83页 |
4.1 岩石小裂纹的界定 | 第68-69页 |
4.2 岩石小裂纹的CT观测与扩展过程分析 | 第69-8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岩石细观破裂模型研究 | 第83-107页 |
5.1 砂岩中裂纹尖端应力状态和强度特性 | 第83-96页 |
5.1.1 固体的宏观强度和理论强度 | 第83-85页 |
5.1.2 裂缝尖端应力场分布 | 第85-92页 |
5.1.3 岩石中裂缝扩展的分析 | 第92-96页 |
5.2 岩石裂纹尖端微裂区破裂扩展模型 | 第96-98页 |
5.3 模型的CT分析方法 | 第98-101页 |
5.4 模型计算 | 第101-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6 砂岩渗透参数与正应力的关系研究 | 第107-116页 |
6.1 试验过程 | 第107-108页 |
6.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8-115页 |
6.2.1 试验结果数据 | 第108-109页 |
6.2.2 空隙率的CT计算方法 | 第109-110页 |
6.2.3 渗流速度 | 第110-111页 |
6.2.4 渗透速度 | 第111-112页 |
6.2.5 微小管径 | 第112-114页 |
6.2.6 渗透率与应力的关系 | 第114-11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7 渗透参数随渗透水压力关系研究 | 第116-126页 |
7.1 试验过程 | 第116页 |
7.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6-125页 |
7.2.1 试验结果数据 | 第116-117页 |
7.2.2 空隙率随渗透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 第117-120页 |
7.2.3 渗流速度与渗透速度 | 第120-122页 |
7.2.4 渗透微管径 | 第122-124页 |
7.2.5 渗透率与渗透水压力的关系 | 第124-125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8 研究结论 | 第126-130页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26-128页 |
8.2 创新点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附录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