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7页 |
·计算流体力学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 第11-33页 |
·计算流体力学的定义 | 第11-12页 |
·湍流粘度系数的封闭方法 | 第12-23页 |
·计算流体力学在精馏塔板上的应用 | 第23-33页 |
·计算传热学 | 第33-39页 |
·计算传热学的定义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 第33页 |
·湍流传热系数的封闭方法 | 第33-39页 |
·计算传质学 | 第39-46页 |
·计算传质学的定义 | 第39-40页 |
·湍流传质系数的封闭方法 | 第40-42页 |
·计算传质学在精馏塔板上的应用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二章 c~2|--ε_c模式及计算传质学方程体系 | 第47-6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7-48页 |
·c~2|-及ε_c的精确方程 | 第48-50页 |
·c~2|-的精确方程 | 第49页 |
·ε_c的精确方程 | 第49-50页 |
·c~2|-及ε_c精确方程的模型化 | 第50-62页 |
·封闭假设 | 第50-51页 |
·c~2|-方程的模型化 | 第51-52页 |
·ε_c方程的模型化 | 第52-54页 |
·模型常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模型方程的进一步简化 | 第56-62页 |
·计算传质学的方程体系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塔板速度场的模拟 | 第64-82页 |
·动量传递方程组 | 第64-65页 |
·动量传递边界条件 | 第65-69页 |
·塔板坐标系 | 第65-66页 |
·进、出口及壁面边界条件 | 第66-67页 |
·近壁区处理方法 | 第67-69页 |
·动量源项及速度场的模拟 | 第69-80页 |
·动量源项的确定 | 第69-74页 |
·速度场的验证 | 第74-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精馏塔浓度场的模拟 | 第82-110页 |
·质量传递方程体系及边界条件 | 第82-83页 |
·质量传递方程体系 | 第82-83页 |
·质量传递边界条件 | 第83页 |
·传质源项的确定 | 第83-85页 |
·1.2m精馏塔浓度场的模拟 | 第85-94页 |
·1.2m精馏塔结构参数及物性数据 | 第86-87页 |
·1.2m直径精馏塔浓度场模拟结果 | 第87-88页 |
·湍流传质系数的验证 | 第88-89页 |
·塔板上浓度的分布 | 第89-90页 |
·塔板上湍流传质扩散系数的分布 | 第90-92页 |
·塔板效率的预测 | 第92-94页 |
·0.429m直径精馏塔浓度场模拟结果 | 第94-97页 |
·0.429m精馏塔结构参数及物性数据 | 第94-96页 |
·0.429m直径精馏塔浓度场模拟结果 | 第96-97页 |
·塔板结构对浓度场的影响 | 第97-108页 |
·筛孔分布方式对浓度场的影响 | 第97-99页 |
·进口堰对浓度场的影响 | 第99-105页 |
·出口堰对浓度场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塔板浓度场测量 | 第110-125页 |
·浓度测量方法简介 | 第110-113页 |
·电化学法 | 第110-111页 |
·光学方法 | 第111-112页 |
·色谱法 | 第112页 |
·浓度场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112-113页 |
·实验方案 | 第113-116页 |
·实验设备及流程 | 第113-115页 |
·实验步骤 | 第115-11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6-120页 |
·浓度场分布 | 第116-118页 |
·距塔板不同高度的浓度场比较 | 第118-120页 |
·塔板浓度场的模拟 | 第120-124页 |
·浓度场分布 | 第120-121页 |
·塔板出口浓度比较 | 第121页 |
·湍流传质扩散系数分布 | 第121-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气液错流局部液相速度分布测量 | 第125-143页 |
·速度测量方法简介 | 第125-126页 |
·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 | 第126-129页 |
·激光多普勒测速原理 | 第126-127页 |
·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及各部件工作原理 | 第127-129页 |
·实验方案 | 第129-132页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129-130页 |
·测量方案 | 第130-131页 |
·实验步骤 | 第131-1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32-141页 |
·测量结果的坐标转换 | 第132-133页 |
·液相单相流速度分布 | 第133-134页 |
·气相错流对液相y方向速度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气相错流对液相x方向速度的影响 | 第136-138页 |
·气相错流对液相z方向速度的影响 | 第138-140页 |
·堰高对液相流场的影响 | 第140-141页 |
·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6页 |
·结论 | 第143-144页 |
·展望 | 第144-146页 |
符号说明 | 第146-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