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7-8页 |
·研究的构思及主要概念界定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西藏发展高职教育的背景研究 | 第11-27页 |
·发展西藏高职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11-13页 |
·经济全球时代呼吁西藏高职教育的适度发展 | 第11-12页 |
·西部开发为西藏发展高职教育提供了历史契机 | 第12-13页 |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要求西藏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 第13页 |
·发展西藏高职教育的经济背景 | 第13-17页 |
·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状况 | 第13-15页 |
·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发展西藏高职教育的文化背景 | 第17-22页 |
·源远流长的藏族科技文化 | 第18-19页 |
·西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第19-20页 |
·西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20-21页 |
·构建有利于西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文化 | 第21-22页 |
·发展西藏高职的教育基础背景 | 第22-27页 |
·西藏教育概况 | 第22-24页 |
·西藏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西藏发展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42页 |
·高职教育有利于推动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第27-30页 |
·发展高职教育是缩小西藏同全国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 | 第27-28页 |
·发展高职教育是实现西藏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 | 第28-30页 |
·高职教育有利于促进西藏民族现代化的进程 | 第30-33页 |
·高职教育有助于少数民族观念的现代化 | 第30-31页 |
·高职教育有助于西藏地区的技术进步 | 第31页 |
·高职教育有助于加快西藏地区城市化的建设 | 第31-33页 |
·高职教育有利于加强西藏社会的稳定 | 第33-34页 |
·高职教育有利于培养西藏急需的专门人才 | 第34-39页 |
·西藏专门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专门技术人员的极度匮乏呼吁高职教育的继往开来 | 第37-39页 |
·高职教育有利于促进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39-42页 |
·高职教育有助于完善西藏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 | 第39-40页 |
·高职教育有助于推动西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对西藏的启示 | 第42-46页 |
·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普遍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42页 |
·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第42-43页 |
·设置“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衔接体系 | 第43-44页 |
·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高职教育顺利通向职业界 | 第44页 |
·结合区域需求,普遍探索“社区学院”的办学路子 | 第44-45页 |
·高职教育始终围绕“适需”和“效益”的发展目标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西藏发展高职教育的策略探析 | 第46-57页 |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 第46-48页 |
·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 第46-47页 |
·树立指导思想,坚持根本原则 | 第47-48页 |
·加强政府对西藏高职教育的宏观调空 | 第48-50页 |
·合理规划高职院校布局 | 第48-49页 |
·加大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 | 第49页 |
·理顺高职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 | 第49-50页 |
·设置西藏经济社会急需的高职专业 | 第50-52页 |
·西藏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50-51页 |
·按区域规划设置西藏经济社会的急需专业 | 第51-52页 |
·合理衔接西藏中高职教育,保持高职与其他教育的相互沟通 | 第52-55页 |
·选择适合西藏高职发展的衔接模式 | 第52-53页 |
·建立沟通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 第53-55页 |
·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