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选题来源 | 第19页 |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合评述 | 第19-23页 |
·研究基础 | 第19-20页 |
·文献综合评述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难点与重点 | 第2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生物进化思想与生物进化论发展史 | 第26-47页 |
·生物进化思想起源 | 第27-30页 |
·林奈的分类说 | 第27-28页 |
·进化思想的先哲——布丰 | 第28-29页 |
·进化论的伟大先驱——拉马克 | 第29-30页 |
·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基础 | 第30-33页 |
·居维叶与灾变说 | 第30-32页 |
·赖尔与地质渐变说 | 第32-33页 |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 | 第33-42页 |
·达尔文生平简介 | 第33-35页 |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 第35-39页 |
·马尔萨斯《人口论》对达尔文的影响 | 第39-40页 |
·《物种起源》的出版:激烈反响与牛津论战 | 第40-42页 |
·达尔文学说的发展 | 第42-47页 |
·新达尔文主义——孟德尔、魏斯曼 | 第42-44页 |
·现代达尔文主义 | 第44-45页 |
·传统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1873—1896) | 第47-56页 |
·国人与传教士共同传播进化论 | 第47-52页 |
·《谈天》:西方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起点 | 第47-48页 |
·《地学浅释》:启发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重要著作 | 第48-50页 |
·《格致汇编》(1876)与“混沌说” | 第50-52页 |
·在华传教士独立传播生物进化论 | 第52-54页 |
·《申报》与达尔文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生物进化论在晚清社会的社会化传播过程(1897—1919) | 第56-83页 |
·《国闻汇编》的拓荒性传播 | 第56-69页 |
·《国闻汇编》之创刊背景 | 第56-58页 |
·《国闻汇编》之出版概况 | 第58-59页 |
·主编严复其人 | 第59-60页 |
·传播进化论思想 | 第60-66页 |
·以图书形式的二次传播之《天演论》出版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新青年》与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化传播 | 第69-83页 |
·《新青年》出版概况 | 第70-72页 |
·《新青年》传播的进化论 | 第72-80页 |
·《新青年》与《科学》的关系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系统、广泛传播(上,1914—1919) | 第83-123页 |
·《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 第83-99页 |
·《科学》编辑出版概况 | 第83-89页 |
·《科学》传播生物学的概况 | 第89-91页 |
·《科学》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第91-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生物学期刊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第99-116页 |
·《博物学杂志》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第100-107页 |
·《博物学会杂志》与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 第107-113页 |
·《博物杂志》及其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 第113-116页 |
·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以《天演论驳义》为例 | 第116-123页 |
·《汇报》的出版概况 | 第116-118页 |
·《天演论驳义》对生物进化论的批判 | 第118-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六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广泛、系统传播(下,1920—1937) | 第123-143页 |
·马君武及其《达尔文物种原始》的出版 | 第123-127页 |
·马君武先生简介及年谱 | 第123-124页 |
·《达尔文物种原始》:《物种起源》最早的中译本 | 第124-126页 |
·马君武与《达尔文》 | 第126-127页 |
·《民铎·进化论号》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 第127-134页 |
·《民铎》出版概况 | 第127页 |
·《民铎》的主笔 | 第127-128页 |
·《民铎·进化论号》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 第128-132页 |
·首次发表的《达尔文年谱》 | 第132-134页 |
·《民铎·进化论号》传播进化论的科学意义 | 第134页 |
·《科学》出版生物进化论专号 | 第134-140页 |
·出版背景及概况 | 第134-135页 |
·《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 第135-138页 |
·《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意义 | 第138-139页 |
·两本期刊专号之对比 | 第139-140页 |
·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成立 | 第140-143页 |
·中国生物学发展之回顾 | 第140页 |
·静生生物调查所之创立 | 第140-142页 |
·《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之创办 | 第142-143页 |
结论 | 第143-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8页 |
附录 | 第158-18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8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及参与课题 | 第182-183页 |
参加会议与学术交流 | 第183-184页 |
致谢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