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5数据在退耕还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山西省古交市嘉乐泉乡为例
摘 要 | 第1-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4页 |
·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3-20页 |
·遥感技术现状 | 第13-16页 |
·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提高 | 第14页 |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 | 第14-15页 |
·雷达遥感的发展 | 第15页 |
·新型航空遥感技术 | 第15-16页 |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 | 第16-17页 |
·森林病虫害监测 | 第17页 |
·森林火灾的监测预报及灾害损失评估 | 第17-18页 |
·工程造林质量监测 | 第18页 |
·树种识别 | 第18页 |
·森林郁闭度信息提取 | 第18-19页 |
·遥感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4页 |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 | 第20-21页 |
·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4-28页 |
·研究区的确定依据 | 第24页 |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6页 |
·自然概况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概况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案和数据获取 | 第28-34页 |
·研究方案 | 第28-3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数据获取 | 第30-32页 |
·遥感数据的选取 | 第30-32页 |
·非遥感数据 | 第32页 |
·地面实况调查数据 | 第32页 |
·研究的工作环境 | 第32-34页 |
·硬件环境 | 第32页 |
·软件环境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数据预处理 | 第34-45页 |
·图形数据的处理 | 第34-36页 |
·图形扫描与拼接 | 第34页 |
·栅格图矢量化 | 第34页 |
·属性输入与编辑 | 第34-36页 |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第36-45页 |
·SPOT多光谱数据模拟真彩色的显示 | 第37-39页 |
·影像的几何纠正 | 第39-40页 |
·数据融合 | 第40-42页 |
·研究区图像数据提取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 第45-65页 |
·分类类型的确定 | 第45页 |
·分类方法的选取 | 第45-47页 |
·计算机自动分类 | 第46-47页 |
·训练样本的选取及分类器的选择 | 第47-51页 |
·训练样本的选取 | 第47-48页 |
·分类器选择 | 第48-51页 |
·监督分类实施 | 第51-53页 |
·分类精度评估 | 第53-61页 |
·分类精度评估指标 | 第53-54页 |
·分类精度评估方法 | 第54-59页 |
·分类精度分析 | 第59-61页 |
·目视解译分类 | 第61-65页 |
·判读标志的选取与图像分类 | 第62-63页 |
·精度分析 | 第63-65页 |
第六章 遥感监测的评价 | 第65-69页 |
·在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65-67页 |
·退耕还林地的面积核查 | 第65-66页 |
·退耕还生态林与退耕还经济林的比例的核查 | 第66-67页 |
·检查成果影像图 | 第67页 |
·成本效益分析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致 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 录 | 第75-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