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2页 |
中文摘要 | 第2-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纳米材料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前景 | 第10-12页 |
·基于分子自组装的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2-25页 |
·自组装合成 | 第13-18页 |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25页 |
·普鲁士蓝类配合物 | 第25-29页 |
·本学位论文研究的科学意义、立论依据和创新点 | 第29-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第二章 PAA模板自组装体系中纳米配合物的合成 | 第38-5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38-3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39-40页 |
·表征方法与仪器 | 第40页 |
3 不同分子量PAA的制备 | 第40页 |
4 中空纳米微球Pb-PAA(1)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3页 |
·合成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产物(1)的红外谱图 | 第40-41页 |
·产物(1)的透射电镜(TEM)照片及形成机理 | 第41-43页 |
5 中空纳米棒CuS-PAA(2)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45页 |
·合成 | 第43页 |
·产物(2)的透射电镜照片及机理讨论 | 第43-45页 |
6 一维纳米棒PbS-PAA(3)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46页 |
·合成 | 第45-46页 |
·产物(3)的透射电镜照片 | 第46页 |
7 螺旋纳米链PbSO_4-PAA(4)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50页 |
·合成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产物(4)的红外谱图 | 第47-48页 |
·产物(4)的微观形貌及机理讨论 | 第48-50页 |
8 一维有序纳米纤维网络PbCr_2O_7-PAA(5)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3页 |
·合成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产物(5)的红外谱图 | 第51页 |
·产物的电镜图片和形成机理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三章 PAA包络普鲁士蓝类配合物的自组装合成 | 第56-7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56-5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8页 |
·产物的制备 | 第58-59页 |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PAA)的制备 | 第58页 |
·铁氰化镧(1)的制备 | 第58页 |
·铁氰化镧-PAA(2)、(3)的制备 | 第58-59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59-6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1页 |
·红外光谱 | 第60-61页 |
·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 | 第61-63页 |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 | 第63-64页 |
·产物(2)、(3)的电镜照片 | 第64-65页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形成机理讨论 | 第65-67页 |
·磁性研究 | 第67-71页 |
·变温磁化率研究 | 第67-69页 |
·变场磁化率研究 | 第69-70页 |
·有效磁矩研究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2 本研究的后续研究设想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