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诗美学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插图索引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缘起 | 第11-14页 |
·建筑环境之诗情的萌生 | 第14页 |
·迷失的追求 | 第14-16页 |
·诗美学的启示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国古典诗美学与环境艺术 | 第18-28页 |
·诗的意境与环境的意境 | 第18-26页 |
·花鸟缠绵--充满抒情气氛的优美之境 | 第18-21页 |
·云雷奋发--气吞万里的壮美之境 | 第21-23页 |
·弦泉幽咽--环境设计中的“逸品” | 第23-24页 |
·雪月空明--崇高感的创造 | 第24-26页 |
·关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的探讨 | 第26-28页 |
第3章 诗意环境的美学 | 第28-52页 |
·山水纤歌--诗意环境的自然美 | 第28-38页 |
·诗美学中的自然美 | 第28-29页 |
·中国古典环境美学中的自然美 | 第29页 |
·诗意环境中的自然美 | 第29-33页 |
·自然之理 | 第33-36页 |
·人工自然之“造境” | 第36-38页 |
·弦音雅意--诗意环境的含蓄美 | 第38-44页 |
·含蓄美的特性 | 第38-40页 |
·含蓄美的表现方法 | 第40-44页 |
·冷月无声--诗意环境的情感美 | 第44-48页 |
·情景交融的环境 | 第44-45页 |
·环境中感伤的美 | 第45-47页 |
·情境的静谧与迷狂 | 第47-48页 |
·逝者如斯--诗意环境的时空美 | 第48-52页 |
·时空审美感知 | 第48-50页 |
·时空表现艺术 | 第50-52页 |
第4章 诗意环境之意境创作 | 第52-67页 |
·诗意环境的赋意 | 第52-55页 |
·运用具有拟人化性格的景物 | 第52页 |
·源于诗情画意 | 第52-53页 |
·神话传说的摹写表现 | 第53-55页 |
·诗意环境之意境的传达 | 第55-64页 |
·虚空的灵韵 | 第55-56页 |
·线的艺术 | 第56-61页 |
·古雅和古朴 | 第61-64页 |
·诗意环境之意境的解读 | 第64-67页 |
·对复义的领会 | 第64-65页 |
·审美主体的感悟力 | 第65页 |
·审美习惯和审美经验 | 第65-66页 |
·诗意环境的审美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