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BF的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
1 绪论 | 第1-9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7-8页 |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8-9页 |
2 试验系统对天线的需求 | 第9-17页 |
·任务要求 | 第9-10页 |
·雷达干扰试验需求 | 第9页 |
·雷达侦察试验需求 | 第9-10页 |
·反辐射试验需求 | 第10页 |
·作为实体雷达的要求 | 第10页 |
·试验需求综合分析 | 第10-15页 |
·天线扫描的要求 | 第11-12页 |
·天线波束的要求 | 第12页 |
·收发副瓣的要求 | 第12-14页 |
·DBF的要求 | 第14页 |
·旁瓣对消/匿影的要求 | 第14-15页 |
·总体对分系统要求 | 第15-16页 |
·需求综合 | 第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3 天线阵列总体设计 | 第17-31页 |
·平面阵列组成 | 第17-18页 |
·天线扫描 | 第18-19页 |
·水平方向扫描 | 第18页 |
·垂直方向扫描 | 第18页 |
·机相扫接合扫描 | 第18-19页 |
·天线单元型式选择 | 第19页 |
·固态有源相控阵 | 第19-21页 |
·发射前级 | 第20页 |
·发射组件 | 第20-21页 |
·发射电源 | 第21页 |
·散热 | 第21页 |
·波形设计 | 第21-25页 |
·相扫三坐标发射波形设计 | 第21-23页 |
·赋形波束发射波形设计 | 第23-24页 |
·增益和顶空平均副瓣 | 第24-25页 |
·副瓣对消天线 | 第25页 |
·馈电网络 | 第25-28页 |
·移相器 | 第25-27页 |
·三端环行器 | 第27页 |
·发射支路 | 第27-28页 |
·接收支路 | 第28页 |
·幅相监测与校正网络 | 第28-30页 |
·发射支路幅相监测 | 第28-30页 |
·接收支路幅相监测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4 天线收发副瓣控制 | 第31-44页 |
·基本等间距线阵 | 第31-32页 |
·副瓣加权及控制 | 第32-33页 |
·发射副瓣控制 | 第33-39页 |
·线阵长度、单元间距、单元数 | 第33-34页 |
·水平面行线阵设计 | 第34-36页 |
·相扫三坐标时垂直面发射副瓣 | 第36-37页 |
·两坐标发射副瓣控制 | 第37-38页 |
·阵列多波束发射副瓣控制 | 第38页 |
·不对称发射副瓣控制 | 第38-39页 |
·接收副瓣控制 | 第39-40页 |
·水平方向接收副瓣控制 | 第39-40页 |
·垂直方向接收副瓣控制 | 第40页 |
·旁瓣对消 | 第40-42页 |
·旁瓣对消组成 | 第40页 |
·旁瓣对消过程 | 第40-42页 |
·旁瓣对消天线 | 第42页 |
·旁瓣匿影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5 数字波束形成 | 第44-57页 |
·并行接收通道 | 第44-45页 |
·中频采样与数字下变频 | 第45-47页 |
·中频采样 | 第45-46页 |
·数字下变频 | 第46-47页 |
·数字波束形成网络 | 第47-51页 |
·采用FFT的DBF结构 | 第47-48页 |
·时域DBF | 第48-49页 |
·时域法数字波束形成器结构 | 第49-51页 |
·自适应干扰置零 | 第51-54页 |
·LMS干扰置零算法 | 第52-53页 |
·DMI算法 | 第53-54页 |
·RLS算法 | 第54页 |
·数字波束形成网络性能限制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6 仿真试验结果 | 第57-64页 |
·数字波束形成仿真 | 第57-60页 |
·两坐标接收波束 | 第57-58页 |
·阵列多波束三坐标接收波束 | 第58-60页 |
·相扫三坐标接收波束 | 第60页 |
·自适应干扰置零 | 第60-63页 |
·LMS算法干扰置零 | 第60-62页 |
·RLS算法干扰置零 | 第62-63页 |
·天线三维立体方向图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7 工程实现分析 | 第64-70页 |
·发射组件 | 第64-65页 |
·DBF | 第65-69页 |
·FPGA结构 | 第65-68页 |
·设计实现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8 结论 | 第70-72页 |
·可实现的阵面设计指标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A 天线两维仿真方向图 | 第76-79页 |
附录B 三维方向图 | 第79-84页 |
附录C 自适应干扰置零仿真结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