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基于FVC指数对1982~2000年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植被覆盖度与环境的关系第14-17页
   ·遥感与植被指数第17-20页
     ·遥感与遥感数据第17-18页
     ·植被指数第18-20页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第20-23页
   ·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25-29页
     ·研究目标第25-2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8页
     ·创新点第28-29页
第二章 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的遥感分类研究第29-50页
   ·引言第29-30页
   ·研究区概况第30页
   ·干旱区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第30-33页
     ·干旱区植被水平分布的规律第30-32页
       ·植被分布的经向变化第30-31页
       ·植被分布的纬向变化第31-32页
     ·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第32页
     ·干旱区植物区系划分第32-33页
   ·干旱区植被的遥感分类第33-39页
     ·遥感影像中的分区分类法第35-39页
       ·植被的海拔分区分类第35-37页
       ·遥感影像的分区分类法第37页
       ·分区分类法的讨论第37-39页
   ·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的遥感分类第39-45页
     ·数据与数据处理第39-40页
     ·区域的划分和植被类型的划分第40-41页
     ·分类规则的确定及分类结果第41-45页
   ·遥感数据的分类精度验证第45-50页
     ·引言第45-46页
     ·数据及数据预处理第46页
     ·验证的方法第46-49页
     ·讨论第49-50页
第三章 1982~2000年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第50-64页
   ·引言第50页
   ·西部干旱区植被空间变化特征第50-52页
   ·西部干旱区各类植被面积的变化特征第52-61页
     ·数据与数据处理第53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西部干旱区各类植被总体变化分析第53-54页
       ·西部干旱区不同地区植被面积变化特征第54-61页
   ·讨论第61-64页
第四章 干旱区植被动态分析与预测第64-89页
   ·引言第64-65页
   ·图像差值分析第65-70页
     ·单变量图像差值第65-67页
     ·多期图像的差值分析第67-70页
       ·数据与数据处理第67-68页
       ·结果与讨论第68-70页
   ·时间序列与回归分析第70-76页
     ·引言第70-71页
     ·时间序列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相互关系第71-72页
     ·回归分析原理第72-74页
     ·回归方程的方差检验及意义第74-75页
     ·斜率为零的假设检验与植被稳定区第75-76页
     ·讨论第76页
   ·西部干旱区植被变化预测第76-80页
     ·引言第76-77页
     ·“3σ规则”第77-78页
     ·计算方法及预测精度讨论第78-80页
   ·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预测分析第80-89页
     ·引言第80-81页
     ·数据处理第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9页
       ·预测分类图的空间分析第81-82页
       ·各分区植被面积的预测分析第82-89页
第五章 干旱区植被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89-117页
   ·引言第89-90页
   ·马尔柯夫过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第90-94页
   ·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94-106页
     ·数据提取第94-98页
     ·平均转移概率的讨论第98-99页
     ·平均转移矩阵的收敛时间第99-104页
     ·间隔转移矩阵的讨论第104-105页
     ·关于马尔柯夫概型的检验第105-106页
   ·马尔柯夫过程在干旱区的应用第106-115页
     ·西部干旱区平原区植被面积变化分析第107-108页
     ·西部干旱区山地植被面积变化分析第108-109页
     ·干旱区各分区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09-115页
       ·河西走廊-阿拉善地区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09-110页
       ·柴达木盆地植被格局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10-111页
       ·南疆平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11-112页
       ·南疆山地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12-113页
       ·北疆平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13-114页
       ·北疆山地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分析第114-115页
   ·结论与讨论第115-11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21页
   ·总结第117-119页
   ·不足与今后工作的方向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6页
在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文化符码到世俗镜像--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叙事文本中母亲形象的文化分析
下一篇: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衰减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