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证券化应用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导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9-2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涵义与分类 | 第9-13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9-10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0-11页 |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11-13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 第13-17页 |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 | 第13-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步骤 | 第15-17页 |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23页 |
·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分析 | 第18-21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宏观分析 | 第21-23页 |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和可行途径 | 第24-37页 |
·资产证券化的现实困境 | 第25-29页 |
·特设机构的运作障碍 | 第25-27页 |
·外部中介环境的缺乏 | 第27-28页 |
·资本市场因素 | 第28-29页 |
·市场监管者的顾虑--风险问题 | 第29-32页 |
·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 | 第30-31页 |
·资产证券化的道德风险 | 第31页 |
·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风险 | 第31-32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思维 | 第32-36页 |
·利用信托中介模式 | 第32-34页 |
·境外设立实业投资基金模式 | 第34-35页 |
·企业(市政)债券模式 | 第35-36页 |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城市土地证券化运作 | 第37-49页 |
·土地证券化 | 第37-39页 |
·土地证券化涵义及功能 | 第37-38页 |
·土地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38-39页 |
·城市土地证券化的切入点 | 第39页 |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证券化 | 第39-48页 |
·城市储备土地传统融资模式 | 第40-42页 |
·城市储备土地证券化运作模式 | 第42-47页 |
·几种土地证券化模式比较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房地产投资证券化 | 第49-63页 |
·房地产证券化概念与意义 | 第49-53页 |
·定义和分类 | 第49-50页 |
·我国房地产业融资现状 | 第50-52页 |
·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52-53页 |
·房地产投资信托 | 第53-57页 |
·国外房地产投资信托运作模式 | 第54-55页 |
·我国房地产信托现状 | 第55-57页 |
·我国房地产信托运作模式分析 | 第57-61页 |
·房地产资金信托模式及案例 | 第57-59页 |
·房地产财产信托模式及案例 | 第59-61页 |
·案例比较分析 | 第61页 |
·我国房地产证券化展望 | 第61-62页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存量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研究 | 第63-77页 |
·我国国有资产的概况 | 第63-67页 |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和资产流动 | 第63-64页 |
·竞争性国有资产的退出动因 | 第64-65页 |
·国有资产退出的一般模式分析 | 第65-67页 |
·存量资产证券化模式 | 第67-72页 |
·存量资产证券化界定 | 第67页 |
·具体模式分析 | 第67-70页 |
·管理层收购模式 | 第70-72页 |
·信托计划在盘活国有资产中的应用 | 第72-76页 |
·国有资产信托模式 | 第72-73页 |
·ESOP的信托模式 | 第73-75页 |
·信托模式在国有资产退出中的作用与意义 | 第75-76页 |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及网址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