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合同解释的基本问题 | 第8-21页 |
一、 合同解释的概念 | 第8-9页 |
二、 合同解释的法律意义 | 第9-13页 |
(一) 对合同解释制度进行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 第10-11页 |
(二) 维护经济交易的正当性与公平平等性 | 第11-13页 |
三、 合同解释的性质 | 第13-15页 |
(一) 对合同解释的性质进行分析的意义 | 第13页 |
(二) 各国立法对合同解释性质不同的认定 | 第13-14页 |
(三) 对合同解释性质的认定 | 第14-15页 |
四、 合同解释的主体 | 第15-17页 |
(一) 当事人和专家的解释对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正确解释合同有很大的意义 | 第15-17页 |
(二) 本文所论述的合同解释的主体是法院和仲裁庭 | 第17页 |
五、 合同解释的客体 | 第17-21页 |
(一) 区分合同条款与当事人的意思 | 第17-19页 |
(二) 区分当事人的表示意思和内心意思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合同解释制度 | 第21-45页 |
一、 合同解释的依据规则 | 第22-31页 |
(一) 合同文本的文句——基本的解释依据 | 第22-24页 |
(二) 其他解释依据 | 第24-31页 |
二、 合同解释的方法规则 | 第31-41页 |
(一) 根本性规则——符合当事人的意思 | 第32-33页 |
(二) 普通词义规则 | 第33-34页 |
(三) 系统解释方法 | 第34-36页 |
(四) 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方法规则 | 第36-41页 |
三、 契约社会化对契约解释的影响——社会公平原则在合同解释中的运用 | 第41-45页 |
(一) 社会公平原则适用的前提 | 第41-43页 |
(二) 具体的利用规则 | 第43-45页 |
第三部分 对完善我国合同解释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5-48页 |
一、 合同解释的依据规则方面 | 第46页 |
二、 合同解释的方法规则方面 | 第46-47页 |
三、 在《合同法》条文的安排方面 | 第47-48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