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贵州乌蒙山区煤电基地的巩固与发展

引言第1-9页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8页
 (二)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8-9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四) 关于资料数据的说明第9页
一、 世界能源及其发展第9-11页
 (一) 能源及其发展概况第9-11页
 (二) 世界能源结构特点第11页
二、 煤炭及其煤电基地第11-13页
 (一) 世界煤炭分布及其发展状况第12页
 (二) 煤矿综合经营和煤炭综合利用能源基地布局模式第12-13页
三、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特点第13-16页
 (一) 中国能源开发状况第13-14页
 (二)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第14-16页
 (三) 中国主要煤炭综合能源基地第16页
四、 贵州省能源资源分布及开发优势第16-18页
 (一) 水能资源分布特点第16-17页
 (二) 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第17-18页
  1 、 储量与分布相对集中第17页
  2 、 煤炭资源勘探程度总体上较低,为煤矿新区的延伸和建设电煤基地奠定了条件第17-18页
五、 贵州乌蒙山区煤电基地建设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第18-22页
 (一) 煤炭发展的有利条件第18-21页
  1 、 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能源输出便利第18-19页
  2 、 交通运输条件发生质的飞跃,为黔煤外运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第19-20页
  3 、 煤质优良、煤种齐全,储量与分布相对集中的资源优势第20-21页
 (二) 电力发展的有利条件第21-22页
  1 、 水火互补的资源优势决定了该区在区域电力平衡中的突出地位第21页
  2 、 电力开发成本低,电价便宜,在电力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第21页
  3 、 距东部负荷中心较近,电力输送距离短第21页
  4 、 周边及省内良好的市场前景第21-22页
六、 煤电基地的产业结构分析第22-26页
 (一) 欠发达地区资源与产业发展分析第22-23页
 (二) 乌蒙山区煤电基地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以六盘水市为例第23页
 (三) 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第23-26页
七、乌蒙山区煤电资源开发与巩固的相关研究第26-40页
 (一) 乌蒙山区煤电基地的建立第26-28页
 (二)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第28-29页
 (三) 煤电基地的巩固与可持续发展第29-40页
八、加快煤层气的开发促进乌蒙山区煤电基地的巩固与发展第40-46页
 (一)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动态第40-43页
 (二) 美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经验第43-45页
 (三) 美国开发经验对乌蒙山区煤层开发利用启迪第45-46页
九、乌蒙山区电力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46-51页
 (一)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与发电量关系第46-47页
 (二) 中国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47-48页
 (三) 乌蒙山区经济增长与电力发展第48-51页
十、搭乘“西电东送”快车加快乌蒙山区电力工业的发展第51-63页
 (一) “西电东送”的涵义第51-52页
 (二) “西电东送”与贵州电力工业发展第52-53页
 (三) 贵州“西电东送”的设想及电力缺口问题分析第53-57页
 (四) 乌蒙山区电力基地建设与“西电东送”问题探讨第57-63页
  1 、 乌蒙山区火电厂和煤源点建设的基本情况第57-59页
  2 、 煤源点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9-60页
  3 、 巩固电力基地搞好煤源点建设的措施第60-61页
  4 、 因地制宜,加快水电站建设,开创“水火互济”的良好局面第61-62页
  5 、 “西电东送”风险性与乌蒙山区电力基地第62-63页
十一、 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开发与乌蒙山区煤电基地巩固和发展第63-70页
 (一) 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发展概况第63-64页
 (二) 阿巴拉契亚山区开发经验第64-65页
 (三) 乌蒙山区能源基地巩固与发展措施第65-70页
  1 、 确定煤炭工业作为本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并在政策中体现出来第66页
  2 、 改善煤炭资源政策法规,在法律上保证国家所有权的实现第66页
  3 、 加强公路、铁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煤炭生产发展和进入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第66页
  4 、 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煤炭生产布局第66-67页
  5 、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延伸产业链第67页
  6 、 发挥煤炭产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挖掘潜力发展可替代产业第67-68页
  7 、 组建乌蒙山区煤炭、电力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第68页
  8 、 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第68页
  9 、 做好重点矿区和火力发电的生态环境保护第68-70页
附录第70-7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NA-AFLP改良法分离草菇低温诱导表达基因和草菇ras启动子的克隆
下一篇:大豆黄酮对产蛋鸡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