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第一部分 cDNA-AFLP改良法分离草菇低温诱导表达基因 | 第7-39页 |
1 引言 | 第7-14页 |
·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 第7页 |
·草菇的生产状况及经济价值 | 第7-8页 |
·草菇的低温反应研究及其意义 | 第8-9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方法 | 第9-14页 |
·差别筛选 | 第9页 |
·消减杂交 | 第9-10页 |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 第10-11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法 | 第11-12页 |
·mRNA差异显示PCR | 第12-13页 |
·cDNA-AFLP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2 材料方法 | 第14-27页 |
·材料及试剂 | 第14-16页 |
·草菇菌种及培养基 | 第14-15页 |
·质粒、菌种及培养基 | 第15页 |
·试剂 | 第15页 |
·接头的设计及合成 | 第15页 |
·PCR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15-16页 |
·方法 | 第16-27页 |
·草菇菌丝培养及低温诱导处理 | 第16页 |
·草菇菌丝总RNA的提取 | 第16-17页 |
·mRNA纯化 | 第17-18页 |
·cDNA合成及纯化 | 第18-19页 |
·cDNA合成 | 第18-19页 |
·ds-cDNA纯化 | 第19页 |
·EcoR Ⅰ酶切 | 第19页 |
·接头的连接 | 第19-20页 |
·接头的退火 | 第20页 |
·接头的连接 | 第20页 |
·预扩增以及选择性扩增 | 第20-21页 |
·预扩增 | 第20-21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21页 |
·PCR产物的回收及纯化 | 第21-22页 |
·PCR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22-24页 |
·PCR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第22-23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页 |
·感受态细胞活力检测 | 第23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3-24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4-25页 |
·重组质粒的少量提取 | 第24页 |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24-25页 |
·DNA序列测定 | 第25页 |
·特异表达基因的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25-27页 |
·草菇菌丝总RNA的提取 | 第25页 |
·RNA的印迹转移 | 第25-26页 |
·电泳准备 | 第25页 |
·RNA样品制备 | 第25-26页 |
·转膜 | 第26页 |
·探针的标记 | 第26页 |
·预杂交及杂交 | 第26-27页 |
·洗膜及显色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草菇菌丝总R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 第28-29页 |
·测序结果及其Blast分析 | 第29-35页 |
·Northern杂交验证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 | 第36页 |
·DNA片段的特异性 | 第36-37页 |
·细胞色素P450、Ca~(2+)-ATP酶与草菇的低温诱导 | 第37-38页 |
·细胞色素P450与草菇的低温诱导 | 第37页 |
·Ca~(2+)-ATP酶与草菇的低温诱导 | 第37-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第二部分 草菇ras启动子的克隆 | 第39-59页 |
1 引言 | 第39-42页 |
·启动子克隆 | 第39-41页 |
·利用启动子探针质粒载体筛选启动子 | 第39-40页 |
·利用PCR技术克隆启动子 | 第40-41页 |
·同源启动子及ras启动子 | 第41-42页 |
·技术路线 | 第42页 |
2 材料方法 | 第42-45页 |
·材料及试剂 | 第42-43页 |
·草菇菌种 | 第42页 |
·质粒及菌种 | 第42页 |
·试剂 | 第42页 |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草菇菌丝培养 | 第43页 |
·草菇菌丝总D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PCR扩增 | 第44-45页 |
·PCR产物的回收及纯化 | 第45页 |
·PCR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45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5页 |
·DNA序列测定 | 第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7页 |
·草菇总DNA提取 | 第45-46页 |
·PCR扩增 | 第46页 |
·序列分析 | 第46-57页 |
4 讨论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附图 | 第69-78页 |
英文摘要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